吃冰的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實祖爺是去過廣州的,只是很少常住停留。因為莫家商人出身,經常要東奔西走,跑南闖北,小的時候,老太爺出門回來,就會給祖爺帶許多外邊的物件給他玩,有時是一塊洋表,有時是洋畫。有時是海上輪船的模型,總之,老太爺不管去哪個地方經營回來,都會帶些本地不常見的好東西回來。清末民初,風雲激盪,外來的思想和觀念也隨著這些個新奇古怪的玩意兒一同進入了當時的中國。
後來祖爺慢慢大了一點,老太爺外出談生意也會帶祖爺在身邊。所以雖然祖爺沒成年,可他見過的世面,看過的人,在同齡人中算多的。祖爺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讀書郎,並沒有死讀書,讀死書,也沒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相反,因為常年跟著老太爺在外的原因,他對外面的世界一點都不陌生,對中國以外的世界也充滿了好奇。
祖爺會外語,當年他對老太爺說,他想學外語的時候,老太爺並沒有一味的阻止,只問他為什麼?祖爺說因為家裡的生意有時候也會和外國人談合作,他想著與其花錢請翻譯,還不如自己就會。誰人有都不如自己有。老太爺聽完,就暢快大笑開懷不已。
覺得祖爺說的非常有道理,於是還花了大價錢請了教堂的神父來教祖爺。更是在和洋人談生意的時候帶著祖爺旁聽學習。祖爺的外語就是這樣一天天學成的。也是因為這個,祖爺對國外的事不像國內的那些書呆子,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還不懂裝懂。祖爺知道國外有大輪船,有洋槍,有香水,有露大腿的洋女人。還有那害人家破人亡的大煙土。
他之所以要去廣東也是那是接觸外界最近的地方。如今他賣了祖宅,把老太奶給他的金銀首飾全部換成了真金白銀。他知道莫家他再也回不去了。至少在他有所成就,能光宗耀祖之前他是不能回去的。只有他離開家鄉,關於他的那些流言蜚語才會停止。也只有將來闖出一片天地來,衣錦還鄉才能讓關於他的一切流言自動消失。他的功名已然保不住了。母親自殺!父親氣死了爺爺。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早就影響了莫家的聲譽,而他是莫家的子孫。可想而知,縣衙一定會除去他的功名。
他這一生,都將與官場無緣,可惜了自己一年又一年的苦讀。祖爺內心有著中國傳統士大夫的家國情懷,秉承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人理念。他了解了大洋彼岸的船艦利炮的先進深知國家的羸弱和腐敗。
他本來就打算入官場憑自己的一番努力能為國家做些事。現如今,都不成了。可他知道,廣東有新東西,新思想,他想多去學習體驗。他想將來就算不做官也能有一番作為。
祖爺的心裡,不只有他自己,也有莫家家族,更有家國天下。他堅信,廣東會是他夢想野望起飛的地方。
隨著輪船靠岸,人們向著渡口蜂擁而至,祖爺也被人流擠了出去。他緊抓著行李箱,死死護在胸前,裡面是他的全部家當。也是他能夠起飛的資本。
當他的腳踏實的踩在了廣東的土地上的那一刻,心裡算是安定了一半。眼前的廣東還是他幾年前看見的那個廣東,古老中帶著新意,作為通商口岸,人來人往,形形色色,有國人!有洋人,在這裡你會看到你想看到的一切不可能。跟內地的保守封閉完全不一樣,他喜歡這樣的廣東。
他提著手提箱快步往住宿的旅店趕,他要先好好的休整一下才能以最好的狀態來應對未知的以後。正走著,路邊賣報的小童用力揮舞著手臂,大聲的叫賣,祖爺招了報 童過來,買了當日的報紙,雖說是清末,但是受新思想,新風潮的影響,報紙這東西也興起了,展開來祖爺先看了時政新聞,這也是祖爺最愛看的版塊。清末地方暴亂頻發,清廷也是為此焦頭爛額,地方臣子和朝廷的大臣貌合神離。並不怎麼聽調派。
報紙上寫的都是朝廷調兵鎮壓亂黨的事。祖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