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齊家花坊 (第1/2頁)
老麻花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家工坊成立了第三個產業--花卉培植,徐思雨點了徐成杞全權負責。
從老徐家的茅房往後山,開地窖和山洞子,連成的一片,徐思雨給它命了名為“百花洞”。
百花洞一頭連爐炕,一頭有大糞缸。
牡丹花和蘭花是百花洞培育最多的品種,徐思雨拿給徐成杞試的苗都是拼夕夕買的精品,出芽快。
徐思雨把《洛陽牡丹記》和《金漳蘭譜》抄了一遍,交給徐成杞夫妻多做揣摩。
他們不識字,便讓兩位在族學讀書的堂妹徐念冬和徐念安,來給她們讀。
所有的辦法都試試,再寫下他們的總結。
一輪一輪,一盆一盆……
何知縣對著洪縣丞家轉送的蘭花出神。
這並不是一盆特別名貴的雅蘭,可開得盛豔張揚,很有活力,就像徐家工坊一樣。
對比齊家放在百花酒宴上那幾顆要死不活的荷花花苞,何知縣不得不承認他犯了一個錯誤。
可他憑什麼不給齊家機會呢?
齊家的花沒少給他的官路添錦色,而徐家不是靠有林家,還跟洪文炬扯在一起。
放任徐家奪走了齊家的生意,對他可不是好事。
只是可恨,齊家的本事不夠。
怎麼他身邊的人都不成器?
何知縣覺得他這官位坐得搖搖晃晃的,想被人抬著,走一步暈一路,太難受了。
……
府試吊車尾上榜,見榜之後,徐成梓平靜的回了村,思慮今年是否繼續考下去。
“名次不是最重要的。”杜夫子安慰他。
“是的,夫子。成梓見識不夠,文章寫不出深意。”
“那你想如何提升眼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杜夫子捋捋鬍鬚,笑著肯定道:“你有精進的想法,甚好。但天下之大,誰能走遍。韓非子語:‘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真正的能人當得見微者著,讀書、遊歷能增拓認知,可你在新山村也應有所感悟。”
“去看看你家的土地,地裡長了什麼?去看看你的兄弟姊妹,他們在忙什麼?縣、府、院,皆是地方出卷,關心的也是地方事。你的文章若是能把你見到的天地都論清楚了,再出去見識哪些不同也不晚。”
徐成梓才十三歲,考上童生已是不錯的成績了,晚三年再進一步也不遲。
杜夫子知道他被徐思雨點過之後,上進心切,就怕他逼自己成長太快。
世間的道理,若只憑讀書就能讀明白,那也就太簡單了。杜夫子拉慢他的節奏,只希望他的心和筆墨都再紮實一些。
……
齊家花坊,自百花酒宴的花卉鋪設沒有讓縣府上官滿意,生意垮了不少。
春夏時節,是花市旺季,可來花坊訂花的客人還不足往年的七成。
齊老爺端坐在女兒的花園裡,看著他家姑娘小心的侍候那些賣不出去的精品,著急的想等一個對策。
“林家的單子是多少?”齊如燕修剪不耽誤她思考。
“北宅如舊,南宅減了四成。”知道女兒最關心林家,齊老爺習慣性的重點記下了。
齊如燕手中的剪子一落力,一朵豔紅的花蕾隨枝椏一起落地。
“少了這麼多?改了那家花坊的貨?”
“沒有。長春去打聽過,說林家二少爺不在家,便沒有添置新貨。”
“南宅有主院五處,偏院、客院各六間,大小花園子十三處,一間主院就減了四層的用量?爹,你信嗎?”齊如燕受邀去過林宅做客,早把南宅的角落都記在心裡了。
“可他們確實沒有訂別家的,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