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落榜生 (第1/2頁)
北郡的前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的好,惹誰都不要惹科舉落榜生,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幾個有名的落榜生。】
【每一個都是改變歷史的存在。】
“科舉落榜生?”
隋之前的朝代都很疑惑,落榜生應該是指科舉沒考上,但科舉是什麼?
沒聽說過呀,是後面朝代搞出來的東西?
而有科舉的朝代則是豎起耳朵專心聽講,他們也想知道天幕說的是哪個朝代的落榜生,又做了什麼樣的大事。
【第一位,黃巢。】
“哦,他啊,那怪不得。”
“這確實是一位狠人。”
唐朝之後很多人都認識這位,所以對他上榜並不感覺奇怪。
【我們將時間推回唐朝末年,此時的唐懿宗荒淫墮落,終日宴遊,聽樂看戲,不理朝政。】
【而隨後的唐僖宗由宦官田令孜扶持登基,他稱田令孜為阿父,將所有政事都交予田令孜,自己專事聲色犬馬,鬥雞打球,田令孜招權納賄,朝政腐敗不堪。】
“混賬,這些該死的混賬。”
“上次是李隆基,這次又來了兩個。”
“唐朝末年,這次我大唐真的要亡國了嗎?”
貞觀
李世民怒不可遏,
這大中午的,他本來都想讓大臣們回家,然後自己去小憩一會。
結果直接給他整了這麼條訊息。
而且之前天幕也說了,就只有漢朝復國成功了,那大唐這次就是徹底沒了。
而周圍一眾大臣雖然也很吃驚,但其實還好。
大唐覆滅是早就知道的事,又不是剛知道。
尤其是關隴集團的門閥們更是無所謂,大唐沒了就再換個國家唄。
興一國滅一國,從北魏到大唐不都是這樣嗎。
後面那個大宋說不定就是他們建立的。
【而我們的主人公黃巢便出生於這個時代,其出生於鹽商家庭,少有詩才,但多次參加科舉,卻一次未中。】
【這裡就要提一下唐代的科舉制度,科舉本是隋唐用以取仕的方法,透過層層考試選出合適的人才為國家所用。】
【但隋唐的科舉卻又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試卷不封名字,也不會讓人謄抄,考官拿到試卷就知道考生是誰。】
【並且考生還可以找朝廷高官舉薦,甚至可以內定,這種方法在當時叫做行卷。】
【唐初之時政治清明,這種方法尚且能用,但是到了唐末官官相護,科舉的名額早就被既得利益者壟斷,寒門仕子又哪裡有機會呢?】
(我靠,開卷考試,唐朝是這麼玩的?)
(怪不得黃巢會造反,這誰能考的中?)
(所以宋朝之後都封捲了。)
【而黃巢正是科舉不公下的可憐人,屢試不中的他逐漸放棄了科舉的打算,在離開長安城時,他寫下了那首流傳千古的名篇。】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恐怕唐僖宗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奪他江山的黃巢曾經也是一位勵志報效朝廷的忠義之士。】
“嘶.......好重的殺氣。”
歷代文人都感受到了這首詩中那濃重的殺氣,以及不甘之情。
他們也很能和黃巢共情,誰又不是屢試不中呢?
只不過他們做不到黃巢那麼狠。
而歷代唐朝皇帝也沒想到,最後要滅掉大唐的居然是一個屢試不中計程車子。
不過一切還沒發生,那就能夠改變。
科舉應該改革一下了。
【乾符元年,王仙芝在長垣帶領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