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謀劃漕運 (第1/2頁)
夏寒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伯宏兄長!楊叔!”,諸葛瞻看到遠處走來的兩人,趕緊上去迎接。
“哈哈,小侯爺這可使不得,無論官職爵位,都是我們兩個跟你行禮才是,怎麼你這一上來還給我們兩個先行上禮了?”,楊護金趕緊將諸葛瞻扶了起來。
諸葛瞻微微一笑,回應道:“楊叔和伯宏兄長當初在漢中對我都有照拂之恩,我自然應該先行禮。”楊護金心中暗自點頭,覺得諸葛瞻不僅才華橫溢,而且禮數週全,真是難得的人才。
王含也很高興:“聽聞侯爺你在南中立了功,下官都沒有來得及跟您道賀啊。”
諸葛瞻撓撓頭:“伯宏兄長也不要取笑於我了。”
“你今天特意把我們兩個叫來此,想來也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囑咐我們吧?。”楊護金笑著問道,他可不認為諸葛瞻叫他們來也就是敘敘舊。
諸葛瞻聞言點頭,連忙請兩人進屋詳談。
聽完諸葛瞻的疑兵計劃,楊護金點點頭:“此事倒也不難,不過五天整訓的話,我倒是擔心耽誤了耕作,我倒是覺得可以如下安排,可將沙土裝運到糧袋中,以木牛運至建威,表面上隱秘行事,實際上派人往魏國處洩露訊息,並留下一些車轍、麥谷的殘渣給魏軍的斥候。這一帶的屯田兵分為五批進行整訓,一共進行十五日,這樣子裝的便更像真的了。”
“妙極。”,羅憲也表示贊同,“事不宜遲,我看先安排下去吧。”
“不著急,兩位到此,自然還有別的事情。”,諸葛瞻也沒有著急。
“思遠你說。”
諸葛瞻想了想,說道:“武興縣到這裡的水路,我想著上書陛下,重新進行疏浚,只是這一帶水文,我並不熟悉,不知道兩位在武都呆了這麼久,可有建議?”
楊護金想了想說道:“昔日武侯築城溝通沮縣之倉儲,城開西北一門,外有倉壘,接連武都,這一帶,最應注意的是季節變換帶來的水位變化。夏季雨量充沛,漾水和西漢水水位會明顯上升,冬季則相反。因此,疏浚時需考慮不同季節的水流狀況。”頓了頓,又道:“此外,水中常有砂石淤泥堆積,影響船隻通行,故而此種情況,可以仿效都江堰的制度,設定官員梳理漢水一帶的疏浚。”
諸葛瞻點了點頭,隨即道:“我想著沓中那邊已經開拓了不少農田,建立了一些堡寨,去年王嗣曾經上書說,往來的行商已經變多了,希望白水和羌水都好好疏浚一番,以便商賈往來。既如此,我就先寫一封上書回成都,讓陛下調撥一些資源來疏浚河道,此外,漢壽居於西漢水以及白水交匯之地,可在此立市,以便往來行商,所謂農一其鄉則谷足;工一其鄉則器足,商一其鄉則貨足。西羌的馬匹乃我朝急需之物,若能以此與他們建立穩定的往來,不僅可以解決,馬匹的缺口,還能夠與羌胡會盟定約,作為北伐助力。”
王含卻有些擔憂:“這不是一項小工程,朝廷拿的出這麼多錢和人嗎?”
諸葛瞻也點頭道:“這的確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不過眼下,漢中-武都-陰平三軍透過多年的實邊屯田,已經成為了比較穩定的邊疆,目前也不需要成都方面進行太多的供給和消耗。此事我會找大司馬和尚書令詳細商議的,你們兩位暫且不用太擔心。”
羅憲也說道:“眼下,姜維將軍領兵在外,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先做好疑兵之計,以策應我軍歸來吧。”
王含點了點頭:“既如此,下官與楊叔先去做準備了。”,說完後便拉著楊護金慢慢退了下去。
諸葛瞻也攤開了竹簡:“給大司馬的信件就由我來寫吧,令則兄長,你多安排一些人去打探一下魏軍現在的情況。”
羅憲點點頭:“好,我現在去辦。”
“迷當,你怎麼想的?”,就在漢魏兩方都在按部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