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棍王大仙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到聖母,潘博話裡的意思,是說一些無立場的觀點會讓很多人覺得反感。小白當然能明白這個感受。
但是秦悅可能因為早上的話題影響以及這時小白講的內容有些過度不暢感,思路有些遲鈍,跟不上。
“聖母和聖人有什麼不同麼?不是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母也是一視同仁啊。聖人眼裡看待百姓,那是不是也沒有立場?”
聽到秦悅的發問,小白搖了搖頭,“雖然表達的都是眼裡的百姓都是同樣的事物,但是還是有本質的不同。
道德經為什麼說聖人不仁呢?就是說聖人是不把百姓放在眼裡的那種不仁。聖人和凡人並沒有處於同樣的身份立場。
聖人的立場是整個人類作為一個生態的立場,說聖人不仁就是說,雖然聖人對百姓都是不會有區別心對待,但是不是一視同仁的那種對待。所以這裡用了一個詞,就是芻狗。
芻狗就是用草扎的祭祀用的牲畜。為什麼用芻狗這個詞來描述天地眼裡的萬物和聖人眼裡的百姓呢?就像我們之前推斷的那樣。芻狗這種東西它其實描述的就是喂資料這種行為。
為什麼不能像聖母一樣一視同仁呢?一視同仁就是要拯救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做所謂的善人種善因得善果,這樣就等於把每個人變成同樣的人,也就不具備喂資料的能力了。所以才說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一個強調的是都不放在眼裡,另一個強調的是都放在眼裡,產生的結果是完全相反的。天地不仁,萬物可以各行其道,你想修仙可以,想成魔也罷都是你的自由。你這一生都是在給靈魂喂資料,而萬物是給天地的靈魂喂資料。”
小白這番解釋,讓在座的每一個人都陷入了沉默和思考。
小白繼續講道,“如果人類的行為就是在給靈魂喂資料,每個人透過自己這一生選擇的身份立場,能得到的資料資訊,自然是有多有少。
立場越小,資料越少。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到了聖人的層面,自然就是把整個人類生態都能看懂的層面,那麼聖人這一生喂資料的量就是整個人類生態的資料量。
所以修道成大成真人,其實就是到了真人這個級別,是人體裝置已經能達到共享靈魂記憶的程度。所以真人之間亦有差距,也是因為在成真之前的身份立場資料量不同。
但成了真人因為生命等級的提高,承載的資訊量能力不同,喂資料能力也不同。真人自然比凡人更容易成聖。
可能這也是真人會有高維世界限制的原因,因為一旦有了凡俗的身份立場,就會涉及靈魂和身體之間的撕裂。發生降級。所以真人從不親自幹涉世人。單是聖人都不再有凡人立場了。”
在大家還在思考的時候,金老皺了皺眉頭,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可是這個喂資料行為到底有什麼意義呢?當然,我不是說質疑喂資料這個事的存在,而是想問喂資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顯然不可能和我們人類給人工智慧喂資料的意義一樣。
我覺得如果能搞清楚萬物以及人類給神這種力量喂資料的意義,或許對於宇宙能有更多瞭解。”
小白點了點頭,他自然能明白金老的思考,於是開始分析。
“我們給人工智慧喂資料,是為了讓人工智慧能夠更好的服務人類的社會。比方說透過給無人車喂資料讓無人車的交通行駛能力更智慧。
天地萬物給神喂資料想必也是為了宇宙能夠進一步的發展和生長。我們觀測到的宇宙膨脹顯然不是因為宇宙爆炸,而是因為宇宙透過得到的資料後進行新的創造生長和演化。
同時神是造化生長之力,鬼是造化毀滅之力。這個過程中自然不斷有舊的事物消亡新的事物出生。”
金老若有所思,“所以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