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新聞 (第1/3頁)
泰拉石之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哎呀,時候不早了,你該動身去上班了。”王逸飛瞄了一眼腕錶,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咱們聊得太過投入,差點讓時光悄悄溜走了。”
“哥,那我這就出發。”王成義順勢站起,輕拍衣角,“今天公司應該不會拖班,我下班鈴聲一響就給你電話。”
“行,趕緊的,別讓時間追著你跑。”王逸飛笑著揮揮手,目送弟弟離去。
隨後,陳雪玲重新落座,與王逸飛繼續未盡的談話。在這段閒聊中,王逸飛不經意間探試了這位姑娘,發現她不僅言辭伶俐,思維更是敏捷,確是個不可多得的聰慧女子。但念及王成義的無意,他便未再深究,將這份好奇輕輕放下。
離開餐館,王逸飛心中盤算,決定親自前往職介所推薦的單位一探究竟。王成義所述的職場亂象在他聽來頗為匪夷所思——如此繁華之地,勞動市場怎會如此混沌?政府對此真的束手無策嗎?他渴望親眼見證,這一切究竟是被過分渲染的個別事件,還是殘酷的現實。畢竟,親眼所見方為真,即便在發展前沿,企業素質參差不齊乃常態,但他急於知曉,這種“壞”是孤立的不幸,還是普遍的悲哀。前者或許難以透過政策徹底改變,後者則無疑拷問著地方政府的監管責任。多年的秘書生涯,讓王逸飛學會了從更宏觀的社會影響角度審視問題,而非單純的好壞二分法。
步入關內,他終於體會到王成義所言“一天幾十元車資”的含義:不同於其他城市固定票價的公交,金圳關內的公交車按里程計費,即便是短途如他此行,也要四元單程,往返便是八元。而地圖上的“近”,在現實中可能意味著更昂貴的出行成本,遠一些的地方,車費輕易可達八元、十元不等。頻繁面試的求職者,面對這樣的開銷,難免力不從心,難怪他們寧可冒險被騙,也不願在無盡的等待中消耗。交通費用,對普通打工人而言,實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坐在搖晃的公交車上,王逸飛望著窗外匆匆掠過的行人,思緒萬千。交通,似乎成了每個地區的必解難題。貧困地區因交通不便而發展受限,而繁華都市,也同樣承受著交通壓力的重負。經濟發展吸引著大量外來人口,即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仍難逃擁堵之困。城市管理者試圖透過扶持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車增長來緩解壓力,但這策略成效有限。一方面,有能力購買私家車的往往是經濟寬裕者,難以有效約束;另一方面,要使公共交通真正便民,往往需要政府補貼,這無疑加重了財政的擔子。交通,如同一座城市的血脈,疏通與否,直接關係到其生命力的旺盛與否。
以京城為例,近年來為緩解交通擁堵頑疾,可謂煞費苦心,雙管齊下,然而成效卻不盡如人意:私家車輛數量非但未減,反呈井噴之勢;而公共交通領域,政府年年慷慨解囊,補貼數額驚人,此模式於經濟欠發達城市而言,實難複製。
金圳市則另闢蹊徑,將公共交通全權交由市場調控,政府除基礎設施建設外,不再予以財政補助,故而公交票價遠高於其他地區。
然此法亦非經濟滯後城市的良策,交通本就捉襟見肘,若再失便民之本,民怨沸騰恐在所難免。古語云:“落後必遭欺”,此言誠不我欺,恆久真理也。
王逸飛思緒紛飛間,已至下車之處,尷尬的是,前幾站售票員皆以方言報站後複述普通話,偏偏此站因下車者寥寥,普通話環節被略,待他恍悟已過站,車已絕塵而去。
外出務工,言語不通確為一大難題,王逸飛暗自苦笑,乘車尚且如此狼狽,商務洽談或簽約之時,只怕更為不堪。
未知於金圳,多數企業招聘偏愛通曉方言及具本土經驗者,此門檻令初來乍到者望洋興嘆。企業此舉,亦有其苦衷:當下人心浮躁,員工頻繁跳槽,企業前期培養成本付諸東流,故而更願以高薪吸引即戰力,而非投資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