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睢陽之戰 (第1/3頁)
黑瞳使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與太子李亨在馬嵬坡分道揚鑣。】
唐玄宗帶著禁軍入蜀躲避戰亂,太子李亨則北上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和郭子儀、李光弼等人會合。
在眾將的擁立下,李亨在靈武即位登基,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改元為至德,史稱唐肅宗。
遠在巴蜀的李隆基得知訊息,雖然萬分不願,也只得交出璽印。
不過李隆基依然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這一時期形成了獨特的二帝共治局面。
貞觀年間。
“怎麼的?他還不願意交出權力?”
“他還想幹什麼?”
“他還嫌大唐不夠亂!”
瞅著李隆基扭扭捏捏,捧著玉璽不鬆手的模樣,李世民氣不打一處來,隨手抄起玉帶。
“魏大人,醒了!”
太醫擦了擦額頭的汗,太不容易了,魏大人在鬼門關前走了一圈,還好救回來了。
魏徵悠悠轉醒,就見李世民手持玉帶,怒目圓睜。
魏徵眼睛瞬間直了,白眼一翻,又昏了過去。
“魏大人!!!”
【另一邊,安祿山如願以償的當了皇帝,也許是上天也看不下去他的種種行為,不久後,安祿山雙目失明,身上長滿惡瘡,性格越發殘暴,讓周圍人心生怨恨。】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安祿山兒子安慶緒和謀士嚴莊進行了刺殺,叛軍首領、大燕皇帝安祿山死在了洛陽的宮殿裡。】
“好死!!!”
光幕前的大唐子民只覺心中暢快,紛紛鼓掌叫好。
【安慶緒自立為帝,年號載初。】
安慶緒盯上了富庶的江淮地區,他派部將尹子琦率軍南侵睢陽。
睢陽處在運河和漕運的咽喉要地,是江淮地區的門戶。
當時守衛睢陽的人叫張巡,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安史之亂爆發,他盡散家財,招募士卒起兵討賊。
就在不久前,張巡以二千人固守雍丘城,叛軍將領令狐潮率四萬人圍攻城池,打了六十多天,愣是沒攻下來,反而折損上萬人。
直到周圍城池陷落,雍丘城獨木難支,張巡才退守睢陽。
如今尹子琦率領十三萬大軍,城中守軍不過七千。
貞觀年間。
李世民的心拔涼拔涼的。
江淮可是大唐的錢袋子,承擔大唐一半以上的稅收和糧食。
睢陽若失守,江淮地區唾手可得。
江淮有失,大唐恐怕再無迴轉的餘地。
“對面若是孫權這種貨色,十萬人倒是不足為懼,問題是不是啊。”
李世民感嘆道。
武將們亦是長吁短嘆,七千對十三萬,這一仗怕是難了。
連哥舒翰的二十萬人都敗了,一個小小的文官還能創造奇蹟不成?
光幕中。
各類攻城器械拋射出數不清的彈丸,彈丸轟擊在城牆上,濺起濃烈的煙塵。
在猛烈的轟擊下,睢陽如同一葉孤舟搖搖欲墜。
張巡矗立在城牆上,死死地盯著叛軍的動向。
“大人,睢陽守不住的!”
眼見敵勢洶湧,將士們有些灰心喪氣。
“守不住也要守!咱們守的不是睢陽,而是身後千千萬萬的百姓。食君俸祿,忠君之事,縱然萬死又如何!”
張巡雙拳緊握。
他張巡要告訴叛軍,不是誰都是軟骨頭,做人要有氣節!
他的精神感動了所有人,將士們捨生忘死,與敵人殊死搏鬥。
這一打就是數月,守軍挫敗了敵軍數次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