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底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x線閱片經驗(熟練1/46)”
“ct閱片經驗(熟練1/47)”
“核磁閱片經驗(熟練0/50)”
“骨科專科查體(熟練13/47)”
“骨科常見疾病用藥方案(熟練1/48)”
午休時,吳邪再觀察自己的面板時,發現改變規律,果然如同他所料。
總結下來,規律有三點。
第一,得到根本性指點時,不僅可以增加可以自由分配的學識點,相應的技能提升等級的上限,會被縮減,這相當於增加了學習的進度和經驗值,只是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
第二,要得到根本性的指點,除去教者需要有一定的水平且有帶教能力水平外,跟學者,也需要一定的水平和根底,才能夠跟得上,或者說能捕捉到帶教者的根本性指點。
第三,經驗值的積累,必須是特別深入且有效的訓練,才能夠提升經驗值,不是閱片一次,增加一點經驗,或者查體一個病人,就增加一點經驗。
而是要把比如x線,讀透,讀懂,讀到相對自己水平比較深入的層次,才會有增加,查體也是一樣。
之所以能夠這麼推斷,是因為早上的閱片,那肯定不止看兩三張片子,但是吳邪的經驗只增加了三點,說明只有其中三張,他看得特別透,在看這三張片子的時候,自己才得到了提升!
平時自己也有看片子,偶爾才增加經驗值,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點,那就是不管是龍源也好,還是之前的熊堯老醫生也罷,恐怕為了教學所做的準備並不少,只是自己的水平可能有限,因此對根本性指點的捕捉能力稍有欠缺,所以導致在得到根本性指點時,自己沒有悟到!
這就說明啊,自己昨天的決策還是正確的,那就是把技能加點到一定水平,但是不加點到極高水平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個問題,吳邪特別深入地思考過。
鑑於從熊堯那裡得到了根本性的指點,增加了學識點,這就讓吳邪在拓寬學識點的來源想了很多很多。
很明顯,在管床床位一定,主管病人一定的情況下,每日的學識點收益是有限的,如何最大化的應用這些學識點,那也是極為有講究的。
最無腦的就是,懟著一個技能去點,總能點滿,時間可以堆積!
稍微科學一點的,就是適用性原則,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點滿。
但是,吳邪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還有對學習的理解,吳邪選擇了點一部分,但不點到最大化這樣的做法。
因為在吳邪看來啊,根本性的指點也好,還是指點也好,其實是類似於兩個瓶子,要組建成一個連通器的原理,要符合以下一些特別的要求!
第一,兩個瓶子要組成連通器,連線部分,必須要同時連線兩個容器!最好是裝的水更多,瓶子更大的那個容器,開放的口子,越低越好。
然而,這個口子的水平,於龍源而言,是取決於龍源自己的施教水平和帶教能力的,他未必可以把自己知識的灌輸出口放得很低。
那麼,在這個時候,吳邪就要主動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接收入口了,這樣才能形成連通器,否則你連別人的基準線都沒到。
院士教學小學生專業的知識,即便是教學的基線放得再低,也超出了小學生的知識閾值,這不扯犢子麼?
也不能太高,太高就是倒灌了!
而若是把技能的等級點得太高,甚至比龍源還要高,豈不是浪費了被指點,得到學識點的同時,還能減少升級上限的這一極好提升自己的機會?
所以,基礎要有一點,但不必太高,這樣可以省下更多的學識點去點其他技能,這才是最佳的資源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