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秦云何官至九卿,子侄各有成就(大結局) (第1/4頁)
碌碌有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意和李昌玉的婚事辦完,第二個月,六月廿日,朝中旨意到,李敞以原官大理寺正起復。
八月初,李敞和秦云何兩家一起返回京城各歸任上,正趕上一年中最忙的秋審和照刷錢糧。
不久,都察院經歷司經歷田汾因奏劾貪官有功,遷任吏部主事。
雖仍為六品,卻前途有望。
某日秦云何與田汾在路中相遇,對方昂首闊步一如往日。
為朝效力卻慘遭貶官,年近半百仍然重振旗鼓,秦云何對其十分佩服。
只是此次田汾的奏劾又牽連不少人,不知是否會再遇變故。
十一月,大理寺少卿為手下一名快手請功,望陛下特旨歸其子為良籍。
據說這位捕快不僅緝捕過不少要犯,調查破獲過多起案件,且他在鄉間口碑頗好。而其子為書吏也細心妥帖,於詩書上頗有心得。
雖然朝臣多不支援,但皇帝這些年一直在考慮因功歸良的事,藉著這次機會,令人查實後立即決定特旨準這位捕快之子歸良。
朝中反對者自然依然不少,但最終捕快之子還是被歸了良籍。
之後,趁著這個機會,皇帝再次督促吏部、禮部一起擬一個賤民因功歸良的章程。
縱然不願,這次吏部再不能推脫,最終擬出了一個看起來很嚴苛的章程。
然而章程雖嚴苛,但經過這麼多年事情總算有了一點點進展,也實在可喜。
轉年二月,秦云何以左僉都御史兼任刑部員外郎,同年任秋審主司官,主持秋審。
秦云何從推官任上到監察御史、巡按御史等,斷案無數經驗豐富,於律法上運用嫻熟。
且他斷案細心、公允,由他主持的秋審司議結果,每每提交堂議,總能得到堂官、九卿的贊同。
同年,李敞升任大理寺丞。
第三年,秦云何升任左副都御史,兼任刑部侍郎。
四月,有湖廣舉子到京,稱興化府遭遇水患,求朝廷開倉賑災。
湖廣總督上疏,稱已令興化知府開義倉賑濟災民,且水患並不嚴重,事態已經穩定。
六月,有災民千難萬險趕到京城,稱興化水患後百姓無米下肚,餓死無數。
皇帝震怒,任命秦云何為欽差,趕往興化查明真相、安撫災民。
秦云何趕到興化才得知,湖廣總督雖然已經讓興化知府開倉賑濟,然而興化知府和彤雲知縣卻陽奉陰違,致使當地餓殍遍地。
秦云何一邊安撫流民,一邊責令興化知府和彤雲知縣立即開義倉放糧。
然而興化知府和彤雲知縣支支吾吾,百般拖延,秦云何細查方知,受災最嚴重的府城附郭縣彤雲縣的義倉根本沒有多少存糧。
秦云何拿問知府及知縣,又多方查證,發現因連年清平豐年,義倉之糧竟被知府、知縣偷偷低價轉賣糧商從中獲利。
秦云何立即將知府、知縣解任押赴京城議罪。又一邊令人調集臨近未受災縣的義倉糧食救急。
同時上疏京中,陳明情況。
皇帝認為調附近義倉救急可行,令其繼續留在興化安排賑濟災民。
直到八月,興化災情穩定,災民安置妥當,秦云何才奉旨返京。
次年,李昌玉赴京春闈,殿試欽點探花,入翰林院授為編修。
秦證亦中進士,入翰林院授庶吉士。
秦詞以官蔭入國子監為國子生。
範弘春闈失利,秦云何頗覺惋惜,鼓勵他下屆再戰。
再一年,秦詞國子監結業,授欽天監主簿,後因故外放為知縣。
此後,秦云何多次奉旨赴地方處理京控案件,決判果斷、處事公允,頗得聖意,兩年後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