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他的出身,不怕查;他的居心,也不怕查 (第1/2頁)
碌碌有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待到返回京城,已將入八月,正趕上都察院最忙的時候。
秦云何銷假恢復上值,忙碌不堪。
與此同時,秦云何所奏關於賤民因功歸良籍的建議,已經在朝中吵翻了天。
這事兒皇帝也是思量許久才找來禮部和吏部尚書,令他們共同商討可行性。卻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大部分朝臣的反對。
但凡當官的,尤其京官,必是一步步經由科舉選拔上來的最優秀的人。他們往往自矜身份,最是鄙夷賤民出身。
甚至別說賤民,就是尋常平民,有些都不太放在眼裡。
如今竟然要他們一起討論怎麼讓賤民有機會翻身歸良,甚至有入朝與他們並肩的機會?
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入了奴籍的許他們三代清白之後可以科考已經是天大恩賜,如今竟然連那些馬快皂吏出身的賤民都要有機會歸良籍?
如此破壞士流秩序、上下尊卑的事,簡直逆天悖理!
這兩年辛辛苦苦清流品肅士林為得是什麼?
為的不就是保證士流的清澄,保證不會有賤民有機會跟他們這些天之驕子站到一塊?
天下萬民皆該為陛下所用?
那就讓他們繼續做馬快皂吏好了,那也是為陛下所用。
他們中也有才華橫溢者?
那能怪誰,只能怪他們的爹孃祖輩只看眼前利益,自甘賤籍。
何況快手皂吏往往以欺壓勒索弱民為業。撈了銀子不算,竟還要給他們機會歸良籍,改門庭,簡直可笑。
甚至對於秦云何這個提出建議的人,都開始遭到不少人的口誅筆伐,聲稱秦云何沽名釣譽、居心不良、其心可誅。
甚至有人提出要查一查秦云何的出身。
結果發現秦云何家往上數幾代竟然都是耕讀為生,更是出了不少秀才。
這樣的出身竟然提出這種建議,可笑!可氣!可恨!
秦云何對於朝中人反應這麼大也略有些驚訝,不過也不十分擔心。
他不過是提個建議,至於到底採用不採用,那是陛下決定的。
陛下要採用,那就是陛下支援。
而那些奏劾秦云何居心不良的摺子也確實並沒對他造成影響。
畢竟除了這個建議,他們也找不到其他可以攻擊他的地方。
他的出身,不怕查;他的居心,也不怕查。
當然,有反對的,自然也有支援的。
有人自命清高,自然就有人悲憫曠達。
朝中也有一些朝臣認為這個建議有其利處,甚至已經開始嘗試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案。
比如將因功歸良的門檻設高一點;或者專門設定一批辛苦差事留給歸良的賤民,選其有才能者授以職位;或者賤民出身者即便歸良領差俸祿也低於清流士族等。
如此因功歸良並不容易,而即便歸良了,賤民也不會與良民混淆。
其實在秦云何看來,如此就已經算是嚴苛,且保證良賤不混淆了,然而依然不能讓朝中頑固者滿意。
良賤觀念根深蒂固,這事兒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有結果。
再就是秦云何所提社學推廣的建議,禮部也已經開始在秦云何所奏建議的基礎上討論可行性,設定合適的方案。
此事倒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援,畢竟教化之力,這些仕途出身的人還是很清楚的。
只不過這事兒也非是一朝一夕能辦成的,恐怕也要多年才能看到成效。
對付青雲的保舉,如今也尚不知結果如何,就算考核後可堪大用,恐怕也要等到有合適的職位給他。
至於秦云何離京前上的關於官道、驛站的奏疏,如今也已經有了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