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小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回到家裡,倆人開始擇菜洗菜,做著飯前的準備。李琴想起張亮挑選有機菜的事情,又催促張亮,她說:“快告訴我,你們汾東是不是計劃種有機菜了?那兒環境好,但缺水,產量會低的,搞不好也會賠錢。聽到李琴的話,張亮震驚看著她,李琴天上有著生意人的敏捷頭腦,隨意一想就考慮到種有機菜的環境與成本問題。他笑著回答:“你不去經商有點可惜,腦子轉的這麼快。”
張亮把自己在買菜時為汾東經濟找突破口的初步想法一一告訴李琴。他說:“我前面的主要思路是把山區生活不便的群眾搬遷到縣城及城關附近的平地上,這兒的條件好,交通方便,上學就醫找工作都比較方便,也想著用這一大筆移民資金撬動整個汾東經濟的大局,讓這片土地的經濟活躍起來。對於移民搬遷後的山村卻沒有好的主意,自從在咱們在超市碰到有機菜時,我才臨時想到的主意,不過你的想法提醒了我,要全方位考慮利弊揚長避短。”
倆人嘴裡面說著手卻沒有閒著,很快李琴準備炒菜,張亮負責剝蔥蒜,洗盤子打下手。油煙機轉了起來,張亮大聲對麗琴說:“那兒地理位置偏僻,缺水,地塊也小,不適合大規模機械化作業,但那兒的大氣汙染小,幾乎沒有農藥殘留,在村民搬遷後,環境更加清潔,那兒有獨特的耐旱農作物,小麥、小米、高粱、紅棗、酸棗、柿子、土豆等等,我想把這些產品註冊成綠色地理產品標誌,由專人負責生產管理,產量低些,但價位可以高些,比他們原先的自給自足的收入會大許多。”李琴邊炒菜邊回應:“那兒的人大都保留一些傳統的手藝,比如編框編簍,製作花色年饃,使用各種傳統農具,可以在他們搬到縣城附近,組織村民尤其是年齡大的老人從事這些傳統編制蒸煮類的行業,稍加培訓,就可以變成手工藝品,也可以把他們的舊農具,把他們的典型舊院落複製搬移到縣城附近,形成一個小型博物館,消失的東西留存下來總是珍貴的。”張亮大聲回答:“這個主意好,我會把它計劃進去的。”
飯菜端到桌子上了,李琴見多識廣,準備的飯菜色澤花樣一流,只是味道不怎麼樣。張亮知道她平時在家裡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做派,認識自己後,改變很大,盡力學習家務,很是感動,他大口的吃著,嘴裡唸叨著:“真好吃,咱們以後就少在外面吃,家裡的飯菜健康又可口。”李琴被他的話感動了,她清楚自己的水平,不過嘴上說:“不用那麼誇張,本姑娘的手藝自己清楚,不過今天與你聊天確實影響了我的發揮,下一次一定讓你滿意。”
想起與曹書記的約定,張亮對李琴說:“本來曹書記與我說好了,今天請咱們吃飯,地方任由咱定,可惜他著急準備汾東後山區地質災害的資料,要到省裡面爭取政策支援。”李琴一聽說曹書記要到省裡為汾東爭取優惠政策,她說:“這可不容易,別看曹書記在咱們這兒官大有面子,到了省裡,一個小科長他都得禮敬三分,更別說什麼處長廳長之類的啦,人家一句話,他就得掂量半天,不容易呀。”
張亮沒有李琴這樣的見識,但他能想象到這樣的場景:全省各地的政府官員都想為自己的地方爭取有利的政策與資金,而分管單位政策優惠的範圍與資金卻有限,他們不嚴格審查才怪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