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忠魂如草芥 (第1/2頁)
聽雪齋公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卿予回到正殿,凝神思考,然後下筆千言,洋洋灑灑,從國家大義,百姓民生,民族一統的方方面面,都逐一闡述。
及至收筆,花了不到一個時辰,她自恃甚高,果然人在才思奔湧時,就容易寫出千古文章。
揉了揉自己酸酸的手腕,卿予繼續伏案,將《討李寒星檄文》又謄抄了十張。
最後又給李寒星寫下一封信,——
“六哥哥,雖然我們自小一道長大,可此番我下筆,不為私怨,只有一顆為天下的公心。若兄長還在,也必然會以憐憫黎民苦楚,驅除外敵為首要己任。……”
寫下這麼多信,卿予壓抑的心,終於得到片刻紓解。
接下來,就是要把信送出去。給李寒星的好送,以自己的名義,讓弓弩手射出去就行。可要送到長安給周太傅,依舊以長安林府的名義,告知天下,卻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她去偏殿,找隨軍的幾位文大人商議。
幾個文官皆為卿予的胸懷歎服,這等奇女子,不嫁皇帝,不做皇家人,卻依舊不被個人恩怨裹挾,她敢為天下先,為天下公,為天下人而挺身而出,仗義執言。
“林大人,此番下官願意親自送信回長安。沿路順道走訪各路郡守與當地知名大儒,讓天下讀書人明白,所謂正義之戰,皆應以百姓為先。”
一名眉目清秀端正的年輕官員,從幾名巍巍老臣中站出來,朝卿予豪氣的一拱手,清俊的眉眼中飽含熱血與正義。
原誠是武城當地人,科舉不第,時任城中縣令的文書一職。當時李寒星撤離武城時,縣令領著夫人,衙役都跟著反了出去。只有他留了下來。
“原大人高義,請受我一禮。”
卿予朝原塵深深一揖。此去長安,沿路有藩王戰亂不斷,因為世道亂了,還會有山賊,盜匪,流民,兼之武城守衛匱乏,也派不出兵力護送。
此去北上,不是一條坦途。搞不好,就會是粉身碎骨的深淵,是一去不回的不歸路。
原誠鄭重的從卿予手裡接過信,然後頭也不回的跨出門檻。
卿予目送他的背影在月洞門處消失,撐了大半天的身子,只覺得疲累,她去院子裡,打水洗漱下,回到地鋪上倒頭就睡。
不管不顧大睡一覺後,天已擦黑,外面的正殿寂靜無聲。
看來李皓宇還在與武官們一道指揮武城的防禦。
日子一天天延續下去,倏然間已經過了一個多月近兩月。
邊疆遞過來的訊息,皆是捷報,但武城的形勢,因為南安王軍隊的猛烈進攻,卻日趨嚴峻。
守城的兵員從最初的一萬人,銳減到如今的三千人。整個城牆,被刀砍斧鑿,投石機猛砸,顯得坑坑窪窪,甚至有一次,半夜城門被巨木撞開,雖然軍民一心,但還是被一隊幾百人的騎兵突破進來。
李皓宇親自領著他的貼身親衛,將闖入武城的騎兵斬殺殆盡。但這一戰,依舊死傷無辜百姓上百人。
卿予做不了太多,卻只能被迫成為這場兄弟相爭的見證者。
她給李寒星的信,如石沉大海,這也不奇怪。要知道這天下成王敗寇,沒有人會蠢笨到,會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
這一日,夜深了。
初秋接連幾場秋雨,驅散了燥熱,因為晌午後歇了一覺,卿予在被褥上輾轉好幾個時辰,好不容易有一絲睡意,又聽到正殿裡傳來一些聲音與響動。
她本就是和衣睡下,此時起身來,推開門,一眼就看到那張深色的檀木椅上,端坐的年輕帝王。
李皓宇眉眼深邃,神色雋肅,身上甲冑未褪,此時正提筆批覆著密摺。
許久未見,他瘦了,眼下隱約有一絲青色的暗影。
卿予放輕腳步,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