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煮豆作乳 (第1/3頁)
風疏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離開荔溪口古鎮,一路沿著古棧道前進。
溪水伴著古道,時隱時現。
行至中午時分,我們找了一處有溪水的開闊地,支起爐灶煮飯吃。
我看見家人們從牛車上搬下幾個木桶,我和蕭遙劍好奇就走過去看,原來我們在荔溪口古鎮吃過當地產的豆腐,覺得很好吃,昨天就向店家預訂了幾大桶,今早放在牛車上,準備今天中午吃。
只見木桶裡,用清水浸著豆腐,一塊塊白裡帶著微黃的豆腐,互相緊挨著,在水裡更顯滑潤!
我和蕭遙劍都忍不住伸手去觸控豆腐,船伕剛巧幫忙搬東西從我們身旁路過,他探頭看了看我們,笑著說:荔溪口的豆腐出了名的好吃!遠銷洪江、漵浦呢!
蕭遙劍說:為什麼荔溪口的豆腐這麼好吃?
船伕停下腳步,思考了一會後說:荔溪口的豆腐好吃,除了那裡出產的黃豆品質要好,還要有當地獨特的水土,最關鍵的,還是點豆腐的東西!
話說起來,豆腐的製作,先用豆子磨成漿,後加入凝固劑,即點化豆漿成豆腐的東西,待凝結後,即成豆腐。
船伕繼續說:點化豆腐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兩種,就是滷水和石膏。用滷水點化的豆腐口感比較硬,用石膏點化的豆腐,口感比用滷水點化的豆腐要嫩很多!
蕭遙劍聽了後就說:那麼荔溪口的豆腐是用石膏點化的?
船伕聽了後,哈哈地笑了起來,收起笑容後,他認真地說:你的推理很合理!但我未親眼見過,真不敢亂說!也有可能荔溪口當地的井水含石膏成份,用它們點化的豆腐就特別嫩滑!
我聽了接著說:對啊!雲南有一種很出名的豆腐,叫石屏豆腐,就是用石屏縣城北門一口古井中的井水點化;這口古井的水,據說含天然滷水成份。石屏這口古井的水,有一個奇特之處,將井水帶離石屏,就不能點化豆腐,或者點化出來的豆腐會變酸,不像石屏豆腐好吃。
蕭遙劍聽了驚呼起來說:這麼神奇!
船伕微笑地看著我說:你一個小娃娃,知道得真多!
我驕傲地笑了笑說:我還知道貴州的豆腐很好吃!它們不是用滷水,也不是用石膏,而是用酸湯來點豆腐!
船伕側著頭看著我說:你說得對!貴州那邊確實是用酸湯來點豆腐的,用酸湯點出來的豆腐,十分嫩滑,點豆腐的酵水,喝起來帶回甘爽甜,這說明點出來的豆腐質量很好!
蕭遙劍連忙問:什麼是酸湯?
船伕說:酸湯是貴州的少數民族家家都會自制的一種發酵酸水,以苗族製作的酸湯最出名了!所用材料不同,就有了許多種不同味道的酸湯。大體上,用半熟米飯發酵而成的酸水,叫米湯酸;以野生西紅柿為主,加入各種蔬菜、雜菌的酸湯,叫毛辣角酸。
蕭遙劍問道:為什麼叫毛辣角酸?
船伕說:當地人把當地的一種野生西紅柿叫做毛辣角。
蕭遙劍好奇地問:貴州的酸湯就是專門用來點豆腐的嗎?
我搶著說:當然不是!貴州的酸湯在當地就是一道特色菜,當地人幾乎家家都有至少一罈。
船伕說:米湯酸一般幾天就可以發酸了,毛辣角酸的製作時間要長達一個月。毛辣角醃製好後,小心存放、不讓粘油,可以放上3至5年都不會壞!
蕭遙劍說:這樣的酸湯會不會很臭?
船伕說:如果發酵過度或者用了帶油的勺子去舀,酸湯會發臭!發臭了的酸湯不能再用,倒掉重新做。
我說:酸湯就像人們所說的高湯,可以在煮菜時,澆上幾勺來增加風味;更多時,是用作火鍋湯底,燙什麼,什麼好吃!特別是燙肉類,又嫩又滑!用來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