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東湖舊事 (第1/2頁)
風疏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一行人從休寧出發的第十七天,我們登上姚公渡北岸,一行人浩浩蕩蕩向鄱陽鎮進發。
鄱陽鎮東有昌江奔騰而來,南有樂安河綿延而至,兩河匯成饒河,環抱著古鎮,蜿蜒向西。
鄱陽鎮的東面有一個湖,叫作東湖;鄱陽鎮的北面是風雨山,西面是芝山,青山秀水、風光旖旎。
姚公渡碼頭所在的鄱陽港,既然是江西六大港口之一,鄱陽鎮的商業繁華自不在話下了。
走進鄱陽鎮,正是傍晚時分,只見鎮麵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常。
我們到了客棧,放下行李時,我聽到三叔囑咐車主們明天清晨來接我們到渡口。
我們把行李放在客棧後,就一起到飯店。
飯店裡擺賣著許多靈芝,聽飯店老闆講,芝山就是因為盛產靈芝草而得名。
我們吃飯的飯店就在東湖邊,在開飯前,我們年輕人走到飯店的湖邊亭子上,只見湖中有一寺似浮在水中,落日的餘暉照在寺廟的金色琉璃頂上,煜煜生輝。
湖邊林深草密,水上流淌著薄霧;風起即雲湧,偶然看到白鳥歸巢;忽然傳來笛子聲,忽高忽低,幽怨纏綿。
我們攔住一個路過的店小二,問:這寺廟叫什麼名字?
店小二說:這寺叫做浮洲寺。
說完即匆匆而去。
吃飯時,飯店老闆聽到我們在議論浮洲寺如一葉浮在湖上,他對我們說:這個湖因在鄱陽城東,故叫東湖。事實上,這個湖還被稱為“督軍湖”,因為你們看到的浮洲寺,就是建在湖中的督軍臺上。
凌軒問老闆:為什麼那裡叫督軍臺?
飯店老闆說:秦時番君吳芮曾在這裡督練水軍。宋朝時,才在上面修建了浮洲寺。
蕭遙劍好奇地問:在這個湖練習水軍?這個湖有水道通外邊嗎?
飯店老闆說:有!東湖收納風雨山、薦福、芝山的溪流,從德新橋那裡流入昌江。
凌軒說:能在此練習水軍,可見湖水很深。
飯店老闆說:東湖的水確實很深,你們看見湖上的漁船很多就知道,這個湖的水產多麼豐富。
這時,上菜了,果然第一道菜就是紅燒湖鰂!
飯板老闆指揮完店小二上菜,轉回來對我們說:浮洲寺的佛像,都是按宋代武洞清畫的佛像,用木頭雕刻而成。
我們都被老闆說得心動非常,只是此時天色已暗,寺廟已關門,明天又一早出發,這算是錯過了。
要知道,武洞清是北宋著名的工筆畫家,他最善於畫儒釋道的佛像羅漢,橫斜曲直、恰到好處;髭發精細,坐立俯仰,極為傳神;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歎為觀止。
飯板老闆又說:我們鄱陽鎮有兩口神奇的古鐘。浮洲寺有一口,鑄造的年代比寺廟修建的年代還要早一百多年。
蕭遙劍好奇地問:為什麼寺廟裡,會有比寺廟的年代還要久遠的銅鐘?
飯板老闆說:是啊!古銅鐘上邊是刻有鑄造年份的,浮洲寺的這口古鐘,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武義二年制。鄱陽鎮內還有一個叫安國寺的,也有一口古鐘,上邊刻著是在五代十國時期的順義三年制,兩口鐘皆刺史呂師造。為什麼會有這兩個銅鐘?這一直是懸案,沒有人知道答案。
兩口歷史久遠的古鐘,正好說明鄱陽鎮的歷史源遠流長,這裡在很久之前,就有人聚居,發展並留下了極濃厚的文化氣息。
飯店老闆看見我們聽得很有興趣,更加說得眉飛色舞。
他接著說:我們鄱陽鎮有許多歷史著名的人物,例如東晉的陶侃,北宋的範仲庵,都在我們鄱陽鎮生活過。
我問:老闆,東晉的陶侃是陶淵明的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