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江湖之人 (第1/2頁)
風疏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蕭家父子離開後,老道長、三叔、凌軒和我在松穀草堂的後院繼續聊事。
老道長說蕭老先生在黃山北門山腳下居住近二十年,經常免費接待往來的四方雲遊人士,而蕭遙劍從四方雲遊人士中,學會了許多江湖隱語,即南春北典。
三叔問:道長,蕭老先生既不想兒子沾染江湖顏色,又為什麼會讓蕭遙劍靠近這些江湖人士?
老道長說:
蕭老先生曾在兩朝當官,算是看透了官場,對仕途不抱希望,加上現時朝廷對文人較嚴苛,他寧願兒子處江湖之遠,也不想葬身其中。
蕭老先生畢竟是入過官場之人,為人清高,洞察世事。
他曾對我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蕭老先生認為身處淤泥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做到出而不染。
他曾對我說,蕭遙劍自小熟讀經典,心懷遠志,既不入仕,那麼闖蕩江湖的本領必須具備。
三叔又問:蕭老先生這樣與獨生子分開,他怎麼放心呢?
老道長說:
蕭老先生在黃山山下隱居近二十年,他剛搬來時,攜同深愛的年輕妻子,但是誕下蕭遙劍兩年後,妻子染病去世,蕭老先生傷心欲絕,之後再沒給續絃,將全副身心放在濟世與養育兒子上。
蕭老先生當然愛這個獨子,但是他說自己年邁,離不開這片土地,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妻子就葬在黃山山腳,想念時可以前去祭祀。
一邊是一個躍躍欲試的青蔥生命,一邊是一個日落西山的暮景殘光,蕭老先生認為放手才是真正愛一個人。
父母與子女之間,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修行。
如果子女沒什麼出息的,反而會在父母年老時留在身邊;如果子女志存高遠的,父母必須接受子女不在身邊的現實。
蕭老先生在此隱居,利用自己的學識和錢財,助富安貧,廣結善緣,不但深得周邊村民的愛護,連過往的江湖人士,也投以青睞;他居住於此,地雖偏僻,但並不孤寂。
三叔與凌軒頻頻點頭。
老道長說:
你們別看蕭遙劍身材高大壯碩,他今年才十五歲,正值叛逆之齡,處於人生的關鍵之年,蕭老先生前段時間來訪,和我聊起,正為他的出路而擔心。
不過,我並不知道賈仕兄在上黃山前,曾與蕭老先生說過未來事。
我要是知道,早就派人下山通知蕭老先生。
這時我說:依我看,這都是前緣早定,我每晚都睡得很好,偏偏那天晚上我就失眠了,還要讓我看見蕭遙劍喬裝的黑衣人閃過。
老道長說: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我也少有的睡不著,站在閣樓窗前觀月。
我先是看見蕭遙劍的黑衣人沿著牆下暗影擦身而過,心裡還在想,這小子明知沒人陪他玩,還故作躲躲閃閃。
不一會,我就看見瑤瑤,像一個矮墩墩,也沿著牆下暗影飛跑跟上去;我趕緊看看瑤瑤的後邊有沒有凌軒跟著;但是瑤瑤都穿過洞門進了後院,還沒見凌軒跟上來。
我心裡奇怪這是怎麼一回事?生怕發生不測,立即下樓跟了上去。
那晚瑤瑤從藏書閣門口探頭看著蕭遙劍的時候,她並不知道我也在後邊看著她,只不過我站得遠遠的,只想看看兩個年輕人搞些什麼。
誰知道,蕭遙劍會對瑤瑤眼見心謀,想把她帶走,這真讓我始料不及。
凌軒正好在此時趕到,兩人躍上屋簷時,我心想我在下邊接應一下,果然,蕭遙劍就放手讓瑤瑤滾下屋簷來轉移凌軒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