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下終雨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流求,西部平原城池內一處院落之中。
一籌莫展的李大龍,看著眼前的各種催銀催糧的公文,揉了揉腦袋:“師父,咱還剩多少錢?”
沈南之也是一臉無奈道:“為師只從瑾元商行調集了八十萬兩,採購糧食已經花了大半,只剩下十來萬兩了。糧食也撐不了太久了,如此惡劣天氣,想捕魚都沒有辦法。”
當初沈南之抱著很大的希望找瑾元商行幫忙,卻得知只能賬上流動資金不足百萬兩,沈南之也不好傷了商行的根本,只得交代瑾元商行把八十萬兩大部分用來換糧食,剩下二十餘萬兩要等大風徹底結束,修繕民房。
不是瑾元商行不願意出錢,實在是越王府那邊還支取了兩百萬兩,用以安置沿海受災民眾,加上趙慧之前支取了一百萬兩,洛陽城中突然又調支了三百萬兩,輪到沈南之為流求求助的時候,瑾元商行實在是不剩多少了。
李大龍眉頭緊鎖,眼下糧食即將告罄,只得將災後重建的銀兩也拿出來賑濟災民。
畢竟剛遷入進來的十萬人,不能置之不顧。流求本地居民還有些存糧可以支撐,而且有經歷大風的經驗,受災方面還好,反倒是遷入流求的十萬人,都是在內陸混不下去才被忽悠至此的,結果剛到還沒安定下來就成了災民。
好在大風天持續不久,硬挺了一個月後大風過去了,看著百廢待興和遍地饑民,各個部門都在要錢重建房屋,要糧吃飯。
好在毛繼祖的水師駐紮在流求,而越王府也是表了一份誠意,獨自承擔了毛繼祖的水師一應的消費。
李大龍在沈南之的建議下,腆著臉找到毛繼祖希望毛繼祖可以分出一半的兵士用以捕魚。因為沈南之知道,毛繼祖的水師不但擅長打仗,還擅長就地補給,捕魚打獵的技能也都有培訓。
毛繼祖也知道李大龍和沈南之確實是遇到難處了,沒有推辭,直接便同意了李大龍的請求,但是一碼歸一碼,水師捕獲的海產都要記上賬,日後大龍緩過來了要變現補給兵士們。
李大龍自然沒有意見,畢竟兵士們原本便是屬於越王府的,而流求名義上是屬於自己和朝廷的,刨去定期納貢給越王府外,其他方面跟越王府並沒有什麼關係。
兵士們出自毛繼祖和老王訓練的捕獵技巧,加上沈南之從柳大華那學來的捕魚道具製作方法,收穫頗豐,一時之間倒也解決了民眾的食物問題。
剩下的就是住的問題了,之前上千人待在一處安置點,現在風過去了,終歸要給每戶人家安頓開來。
其實大風伊始,李大龍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遷入民眾的衣食住行問題,但是李大龍直接放棄了那個選擇!
當初攻下流求,將流求統治階層取而代之的時候,李大龍就公告四方,自己是來建設流求的,不是來剝削流求的。
大風開始的時候,流求本地居民祖上都有抵禦大風災害的經驗,所以受災並不嚴重,本土民眾有固定的庇護點和囤積的物資。
李大龍若是想,完全可以用武力強行徵收物資,平分發放,但是如此一來,定會引起本地人民的極度不滿,甚至引起民變,不利於日後政策的實施。
雖然幾度困境有些動搖,但是得到沈南之的肯定後,李大龍還是堅定不移的選擇了不動本土人的利益!
之前吃的方面還好,本土人確實是有餘糧,也不怎麼跟遷入的漢人爭食物,但是眼下開始災後重建工作,本地人還是跳了出來!
畢竟以往災後重建是由統治者牽頭的,現在你們漢人來了,取代了統治者,自然應該承擔所有人的災後重建工作。
可是李大龍實在沒錢了,漢人居所都沒錢解決,如今土著人也摻和了進來,李大龍實在頭大。
沈南之有意聯絡土著傳統貴族,集思廣益,集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