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晴嵐的決斷:改革不停步 (第1/3頁)
星辰書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夜幕降臨,紫禁城內燈火通明,但晴嵐的心中卻充滿了憂慮。她坐在書桌前,手中捧著一封來自外邦使者的信函,思緒萬千。這位使者聲稱代表了一個遙遠國度,希望與大清帝國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晴嵐深知這可能是解決當前內外交困局面的一個契機,但她必須謹慎行事,以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
正當晴嵐沉思之時,侍女輕輕推開房門,遞上一杯溫熱的茶水,並低聲稟報:“娘娘,御醫來過了,說皇上今晚可能需要休息。”晴嵐微微點頭,心中對乾隆的身體狀況感到一絲擔憂。自從得知他身患隱疾以來,晴嵐就更加重視他的健康問題,同時也意識到改革不能停歇。她明白,若要推動真正的變革,就必須兼顧乾隆的意願和國家的實際需求,找到一條既能維護皇帝尊嚴又能促進社會進步的道路。
改革的繼續
次日清晨,晴嵐早早地來到了乾清宮,準備與幾位核心大臣商討下一步計劃。儘管乾隆身體漸趨康復,但他對於改革的態度仍然保守。晴嵐明白,要實現長遠目標,就必須找到一個既能滿足乾隆期望又能推動進步的方法。她決定從教育體系入手,這是培養未來棟樑之才的關鍵一步。
會議開始後,晴嵐首先提出了加強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性。“臣妾以為,欲強國必先強民智。”她說道,“我們可以借鑑西方先進經驗,在全國範圍內設立新型學堂,培養更多具有現代知識技能的人才。”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在場官員們的熱烈討論。一些保守派官員表示懷疑,認為這樣的改變過於激進,擔心會動搖傳統根基。
面對質疑聲,晴嵐從容不迫地解釋道:“這些學堂不僅限於傳授傳統經史子集,還將開設自然科學、工程技藝等課程,為將來國家建設儲備力量。”她還特別強調了女性受教育的權利,認為只有當所有國民都能獲得平等的學習機會時,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為了說服眾人,晴嵐列舉了許多歷史上因重視教育而國力強盛的例子,如唐朝的繁榮昌盛與宋代的文化輝煌,證明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
乾隆的支援
乾隆雖然起初對某些激進措施持保留態度,但在聽取了晴嵐詳細說明後,逐漸被說服。“愛妃所言極是。”他讚賞地說,“朕願意給予支援,不過具體實施還需穩妥推進。”聽到這話,晴嵐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為了打消其他人的顧慮,晴嵐提議先在北京及幾個重要城市試點辦學,觀察效果後再逐步推廣至全國。這一折衷方案獲得了大多數人的認同,也為後續更大規模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晴嵐深知,要想讓改革順利進行,除了得到皇帝的支援外,還需要贏得廣大民眾的理解和支援。因此,她親自走訪了幾所學校,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並與教師們交流教學心得。透過這種方式,晴嵐不僅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也增強了社會各界對新式教育的信心。她還組織了一系列公開講座和研討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前來授課,讓更多人瞭解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了全民學習的熱情。
應對外部挑戰
與此同時,晴嵐並未忽視外部威脅的存在。她積極利用“萬國博覽會”期間建立起來的國際網路,與其他國家保持密切聯絡,尋求技術合作與文化交流的機會。透過引進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醫療裝置,既解決了國內的實際困難,也提升了大清在世界舞臺上的形象。例如,晴嵐成功引入了一種新型灌溉系統,大大提高了農作物產量;同時,她還引進了一批西藥和醫療器械,改善了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使得百姓能夠享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此外,晴嵐還關注到了那些覬覦大清財富與權力的外國勢力。她巧妙地運用外交手段,一方面展示友好姿態,另一方面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確保任何外來干涉都不會影響到內部事務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