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測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那外間屋子裡,趙文會、蘇北山與濟公三人坐定,忽聞東里間的簾幕微動,走出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約摸十八九歲,髮髻高挽如盤龍,身著素雅服飾。蘇北山一眼看出她是良家出身。經詢問,該女子面色哀愁,娓娓道出自己的身世——為葬父而賣身,後遭歹人欺騙,誤入青樓。二位員外聽罷,內心充滿同情,於是詢問尹春香是否擅長詩詞。春香答曰:“我對詩文略有了解,略通一二。”
隨即,尹春香提起筆來,毫不猶豫地寫下了一首感懷詩:
“教坊群豔競豔妝,孤心靜對落花瓣,
舊曲繞梁遺恨在,家園已逝無處還;
半挽雲鬟對鏡照,淚水漣漣溼薄紗,
若能得遇江州司馬,酒前再訴琵琶怨。”
趙、蘇二人接過詩篇細細品讀,連濟公也在旁讚不絕口,皆惋惜如此才情出眾、品格高潔的女子竟陷入青樓生涯,實乃悲哀之事。就在眾人感嘆之時,尹春香又即興創作了一首七律:
“骨肉分離家業衰,弱質何堪墮風塵,
淚滴玉簪辭官邸,步步蓮花陷歌舞場;
獨照菱花自憐影,羞效門前妖冶妝,
春深似海恩情厚,但願良緣勝阮郎。”
濟公讀完亦連聲稱許。趙文會提議現場賦詩一首,鴇母迅速備好筆墨,趙員外提筆疾書,一首七言絕句躍然紙上:
“誤入花叢命運舛,幸遇春香留此間,
確如西施現真容,願卿憐我我憐卿。”
蘇北山也不甘示弱,隨口吟出一首:
“紅花綠葉顯芬芳,天下風流皆稱春香,
若得整月賞其顏,花笑我痴我不枉狂。”
此時濟公亦聲稱要獻詩一首,打趣地說:“今日至此心情暢快。”春香不解:“大師您修行之人,為何要我作詩?”濟公玩笑道:“速解香羅帶,贈予我綁破鞋。”此話引得滿堂大笑。然後濟公認真建議二位員外做件好事。
蘇北山問尹春香心願,春香答道:“但凡有善心人能助我脫離苦海,我寧願出家為尼,在清貞老尼所在的城隍山清淨庵修行,我尹家三代都將感激不盡。”蘇員外詢價,鴇母稱花費了三百五十兩銀子,加上她在府中兩個月的生活費用。蘇北山答應解決此事。趙文會則慷慨提出願意出資五百兩銀子將春香救出,並送到城隍山的清淨庵中,交給清貞老尼照顧。他立即命家人取銀交付鴇母,並安排轎子送春香前往尼庵。春香感激不盡,請求三人親自護送。濟公欣然同意,讓三人先行,家丁趙明跟隨轎子隨後。
三人離開青樓,徑直前往城隍山。路上,濟公口中唸叨:“行善之人必結善緣,作惡之人難逃天譴,我輩前來喚醒迷途,唯恐他人尚未清醒。”
途中,忽聞上方有人呼喊濟公的名字,並跑來跪拜。濟公抬頭一看,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頭戴四楞帽,身穿土黃色長袍,腰繫絲絛,腳踏白襪雲鞋,面相端正。
書中提及這位老者與城隍山的清貞老尼有關聯,他乃是清貞師太的孃家侄女陸素貞的丈夫高國泰的親戚。高國泰夫婦原籍餘杭縣,生活一度困頓,因只知讀書而不擅經營,導致家境一貧如洗。陸素貞曾言:“我們夫妻難道就這樣坐以待斃嗎?常言道:
“人挪活,樹挪死,不如咱們倆投奔臨安城,我在城隍山那兒有個出家的姑母,咱們去投靠她,一方面可以在那裡謀個塾師的差事餬口,另一方面官人您也能安心用功,等到科舉之年再爭取功名,官人你覺得如何?”高國泰聽後覺得這也是無奈之下的可行之舉,便答應下來。夫妻倆變賣了一些破舊物品,籌集了路費,踏上前往城隍山的行程。抵達城隍山後,老尼姑清貞見到這對夫妻,頗為歡喜,專門為他們在廟裡整理出三間房子居住,陸氏幫忙做一些針線活,高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