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那一刻袁奉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羨慕起袁鳳吟來,似乎只是因為一個孩子的觀望,他就看到了命運的歸宿一般。這個情節一直伴隨了袁奉堯幾十年,直到袁奉堯人過不惑才弄明白,此時那孩子的成就地位遠比袁奉堯要大,而且他一改袁甲三的遺憾,手握重兵,雄踞北方。
這段就與本文章關係不大了。
………【第六十七章 一匹孤騎萬里原】………
第六十七章一匹孤騎萬里原
袁奉堯頗有心計,他就在家門口陪著捻軍分旗演了幾處好戲,當然也是血滿戰袍,雖然未立功績,卻未損一兵一卒,而且把隊伍歷練出來了。()袁奉堯並非盲目衝鋒,而在衝殺之中,逐漸總結出了一類陣法,五騎一組,三組配合,取朴刀,長槍不等,每騎領只衝不殺,後四騎兩兩配合,領又相互填補,以椽頭之形開合填補,在衝鋒中始終保持位相顧,絲毫沒有一騎浪費,如此每每衝鋒,都能以少用多,將敵人逐個擊破。但問題就是一衝一停,只適用於小隊人馬,所以袁奉堯迫切想投入真正的戰鬥之中。
袁奉堯胃口很大,戰線布了多長,他就奔走了多遠。也多次解救了清兵一些受伏的小隊。直至牆上百姓乃至官兵認識了他,他卻收手不做了。美美休息了幾日,就胸有成竹地帶著兄弟去應曾大帥的招募。
袁奉堯自以為用兵有策,氣勢雄厚,心想此亂世正卻熱血男兒,於是昂然挺立,先聲奪人,道,白日裡,我可萬軍叢中取敵上將級,夜裡我能潛行如飛,殺敵上將於無知。若給我一營兵馬,不出七日,可取賴文光級獻上。
那邊還是按題目做了考核,袁奉堯果然表現異常突出。這陣袁奉堯也是下了苦工了,他將心意拳練出了輕靈,雖然也是個雞步,也是個窄身,卻能貼著牆壁踩著邊沿行走,幾如掛畫。雖然身材高大,但蹬牆入城,如履平地。比擊刺殺伐時,更是沒有對手。
但等到的口信卻是,拒不接納,望好自為之。
其餘兵丁若有誠意,卻可收留。這讓袁奉堯好生懊惱,卻怎麼也想不明白。
那個寒冷的日子,四下薄霧,不辨西東,袁奉堯渾渾噩噩信馬由韁,行至深夜才回到家中,一夜未睡。冥思苦想不得解脫,之後一病不起,打算不再關心牆外之事。
但因為表現突出卻被拒納招募,袁奉堯一直耿耿於懷,於是待病癒之後單槍匹馬去了淮陽,原以為厚著臉皮去投袁氏軍隊,去了才知道自己訊息不靈。原先只知道袁甲三克敵有功,卻積勞成疾,與二年四月朝廷準批迴淮陽養病,也是置軍屯田安定一方。陪同的卻是當時的四品軍功袁保齡,一切軍務都是袁保齡代行父職,就上次鳳吟來見到的,實際也是袁保齡代為接待的。袁甲三此時已然病故。袁保齡為人謹慎,以軍政,籌餉,賑災,建設等為長,被李鴻章贊為“諸習戎械,博通經濟,才具勤敏”,多次以“北洋佐理需才”為由奏請調到天津委辦北洋海防營務,雖未允准,但一直在準備之中。
袁甲三病故之後,清廷賜重恤,並恩賞袁保齡內閣中書職,於這一年到閣補缺,後奉命校注欽定《剿平粵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此時正在籌措之中,袁奉堯又一次投軍無門。
但袁奉堯並不死心,在袁保齡處得知,袁保恆此時也不在陳州。
袁保恆是正經的進士,二十五歲便成為翰林院編修,自咸豐三年一直隨父征戰,“武備嫻熟”。率袁軍收復失地,拔捻軍老巢據點,擒斬數路重要捻,所向克捷,屢戰屢接,獲勇士名號。期間欽差勝保,軍務大臣穆騰阿移多次建議為其請功,均遭袁甲三因避嫌而阻攔,袁甲三所舉言論,堪稱忠勇善教:“世受國恩,捐糜難報。衝鋒冒鏑,皆分所當為。且臣子年力富強,必使盤根錯節,藉增試力,方克成有用才;不敢與將士爭爵賞之榮也”。後來袁奉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