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或許是因為曹休與賈逵的離去,又或許是江東與西川的挑釁,那是在他眼前割裂他的領土。但不論如何,他深知一件事——他的父親曾以無畏之力壓制孫權七年,而他才繼位兩年,便遭遇連續慘敗,南部防線土崩瓦解。
更甚者,孫權竟公然登基稱帝。如此一來,曹叡怒火中燒,甚至不惜推行九品中正制,釋放邊疆任命的權力。
於是,曹魏境內出現了系列人事調動。
首先,揚州守望者之職由青州守望者王凌接任,王凌亦是半位傳奇將領,當年曾隨曹休出征,攻打江東的神秘隘口。他算得上是江東的長久對手,即便僅半步之遙。王凌不僅是名將,更是大漢司徒王允的侄子,亦是此次曹休徵戰江東的猛將,曹休離世後,他穩定了揚州的動盪,可謂實至名歸。
如同王凌,豫州守望者賈逵過世後,前將軍,握有假節之權的滿寵接過了重任。
從這些變動中可以看出,那些新晉擁有權力的世家尚存顏面,尚有德行...
然而後續的佈置,卻並不全然光明正大。
王凌,昔日青州的守護者,如今轉任揚州,青州的權柄便需轉讓他人,接手的並非朝廷中那些威名赫赫的將領或大臣,而是一位名為程喜的無名之輩!
程喜究竟是何方神聖,世間的知曉者寥寥無幾,即便是曹叡親眼見到此人,亦滿面困惑,對其過往一無所知。
但他明白,程喜之所以被推舉,全因他是青州本土世家的中堅力量。
程喜,程申伯,年歲已高,名聲不顯,但程氏家族在青州地域尚有些微聲譽。至關重要的是,這位程喜極為服從命令。
至於聽命於何人,非曹叡,因其與曹叡關係並不親近。
徐州的統治者由呂虔更迭為胡質之子胡威,一家雙刺史,此舉無疑是給胡質極大的顏面,或是給胡質背後某位大人的敬意。
幽州刺史王雄保持不變,涼州刺史則由孟建,那位與西蜀諸葛亮交好的人,轉為曹魏重臣徐邈。儘管孟建並無過失,但與徐邈相比,曹叡顯然更信賴後者。
雍州刺史郭淮依舊,然而司隸校尉的位置卻由孔羨接任。
至於益州與交州刺史……曹叡並未自我欺騙,他直接下令,誰能征服隴右之地,便賜予益州刺史之職。
同樣,攻克江陵者,可得交州刺史之位,然而這荒僻之地無人願領。
太和三年的眾多變革至此暫告一段落,然而未來只會更加錯綜複雜,因為這場大洗牌引發了底層的深遠變動。
只是這些曹叡不再親自治理,他更關注涼州、隴右、江東、上庸乃至整個天下。
與此同時,西蜀的諸多事務早已準備妥當,封賞、懲罰、祭祀,一切都在諸葛亮的籌謀中穩步進行。
趙雲,被譽為順平侯,依據諡法,柔德慈惠謂之順,行事有序稱作平,平定禍亂亦是平,這兩個字對趙雲來說,實至名歸!
同時,追贈他為大將軍,永昌鄉侯!
長子趙統承襲永昌鄉侯爵位,封為虎賁中郎將,負責宮廷護衛,屬陳到帳下效力。
次子趙廣被任命為牙門將,統帥千軍,駐守成都,歸向寵管轄。
兩人官職雖不高,但他們年輕且身處成都,隸屬劉禪所寵愛的將領麾下,又在劉禪的眼皮子底下,人人都知這是劉禪欲抬舉趙家。
但這都是趙雲用生命換來的,無人會覺得不妥。
高翔被冊封為神秘的玄鄉候,他原本是橫野將軍,一個普通的稱號,但劉禪特意為他加上了“大”字,使他成為大漢獨一無二的雜號大將軍,橫野大將軍。
高翔出身平凡,膝下無子,對此,劉禪深感惋惜卻又無可奈何。
鄧芝由尚書轉任中監軍兼揚武將軍,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