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告別了給予他諸多啟示的田豫,這段時間儘管田豫未曾主動教導,但劉禪在治國理政和籠絡人心方面,都從他身上獲益匪淺。
此刻,劉禪必須離開,他需火速趕往上庸,而心中那股不安的預感愈發強烈。
孟達提前半年發動叛亂,看似有利,卻有違常理。郭模的背叛和信件洩露,不應發生,不應成為諸葛亮與孟達之間關係破裂的導火索。
要說諸葛亮藉此公報私仇,難以置信;若言孔明懼怕孟達,更是無稽之談。然而事實擺在那裡,諸葛亮的急躁昭然若揭,逼反孟達,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而這種突如其來的變故,正是劉禪最為憂慮的所在...
他有種預感,或許遺漏了某個關鍵,才使得現狀陷入如此奇妙的境地。更重要的是,他察覺到不可預測的變數如同魔法般湧現,他的佈局似乎永遠追趕不上這片神秘大陸的瞬息萬變。
正當他準備繞道返回上庸之際,簡雍擋住了他的去路。
“此刻的上庸必定風雲變幻,此刻回去,你無法扭轉乾坤。漢中、荊州,乃至宛城,都在孕育著動盪,先耐心觀察,靜待時變!”
簡雍從不輕易干預劉禪的決策,除非他洞察到了潛在的危機,此刻便是如此。儘管簡雍的智略並非廣為人知,但他的豐富經驗不容小覷。
他此刻攔下劉禪,必然有其深意。而劉禪雖焦慮不安,卻並未反駁。
等待期間,新城郡也在經歷著奇異的變革。孟達雖較歷史提前許多投降,但命運的輪迴讓他做出了相同的抉擇。他的疑慮與反覆無常使他逐漸喪失對所有人的信任,無論是被他逼反的智者諸葛亮,還是試圖拉攏的司馬仲達,或是西川的假援軍,江東的虛偽盟友。
他拒絕了所有人,任由漢中大軍滯留於木闌塞之外,而那些所謂的江東盟友也被他阻擋在西城附近的安橋城,猶如門外之客。
在這片上庸的土地上,他決心孤軍堅守。麾下計程車兵眾多,他的軍事才華也確實不辜負曹丕的期望。論能力,他無可挑剔。他深信只要給他時間,任何侵略者都無法越雷池半步。他需要整合上庸計程車兵與官員,引導他們一同向西川投降,這是他的籌碼。
面對諸葛亮關於司馬懿可能的突襲警告,他的回應一如歷史,他早已計算好一切,從宛城向洛陽請求出兵,再到收到指令,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諸葛亮深知孟達心中仍有疑慮,便令魏延隨時準備出兵攻打木闌塞,直接自漢中突入上庸。即使無人留守新城郡,也要確保其不失。
然而,當諸葛亮的指令抵達魏延手中,魏延尚未對木闌塞發起攻擊,木闌塞的防守力量已然易主。申儀率軍佔據了木闌塞的險要位置,牢牢鉗制住了魏延的大軍。申儀的指揮才能或許不及魏延,但要突破木闌塞的天險,絕非短時間內能實現。
魏延帳下的勇將姚靜、鄭他率先衝鋒,非但未能建功,反而因急躁大敗而歸,還因此受到魏延的嚴厲懲罰。
進攻陷入了僵持狀態。
此刻,江東的軍隊已無暇多言,直接進攻安橋城,他們不再提及盟友,只想奪取上庸,把它納入江東的版圖...
然而此番,他們在突襲安橋城的瞬間遭遇慘烈挫敗,一隊神秘騎士從側翼襲來,領頭者正是當年曹仁麾下那名威震四方的勇將,曾一舉擊潰甘興霸的牛金。
緊接著,司馬懿再度收復安橋城,派遣悍將牛金駐防,此番大軍中,除司馬懿外,還有荊州的統治者,胡質,他的存在便是他對挑戰洛陽那位權力巔峰者的膽識來源。
胡質,原為曹丕臨終制約世家勢力進入荊州屏障的棋子,如今徐晃隕落,文聘沉默,這位僅有行政權的刺史卻展現出明智之舉。
鑑於司馬懿掌控著荊襄兵馬大權,胡質自然不會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