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給他們佈置這樣的課後作業,並非想要效仿後世的教師們,而是希望他們學會獨立思考。
先前劉禪已經提到過,這批夷人之所以對高定死心塌地、言聽計從,以至於甘願受其指揮不斷與漢人為敵,在南中地區持續給朝廷製造難題,歸根結底,就在於他們習慣了盲目服從。
這群夷人可謂淳樸到了極點,只要是他們信任的人讓他們做的事情,無論多艱難困苦,他們都願意設法完成,而且既不想也不會去探究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也使得他們的生活愈發困難重重,製造出來的麻煩也越來越大。
而現在劉禪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主動思考一些問題,思考為什麼要去做這些事情!
這種學習任務難嗎?其實並不難。但那天晚上,許多人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睡,因為他們首次意識到,世界上有些事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背後隱藏著諸多問題。
常言道,事情不宜過分深究,想得太多,再普通的事也可能變得複雜起來。第二天,劉禪面對著一群表情各異的異族人,臉上的笑容更顯愉快。這次,他教給他們一些基礎的知識,並檢查了他們的學習進展,給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和看法。然而,劉禪並未向他們灌輸所謂“標準答案”,因為他深知這類問題並無定論。於是,他引用了一些典故,並將其解釋成他們能理解的語言。
接著,劉禪還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並告誡大家,對待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應有絕對的信任。因為在漢族民間有這樣的說法:“未曾歷經他人苦難,切勿勸他人行善。”每個人的經歷都獨一無二,因此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在做任何事之前,應首先思考是否應當去做,是否有能力完成,以及做完後可能產生的後果,而這些後果你是否能承擔得起。這就是最為基本而又實用的生活原則——每日三省吾身。
劉禪對於教導這群異族人確實傾盡全力,而且不僅用心,更是對他們關懷備至。除了教授他們認字、講漢語,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過上更加舒適、簡單的漢族生活方式。這裡沒有種子,劉禪也沒有相關的技能,因此無法傳授他們農耕之法。但他可以請王平教他們製造簡易弓箭。雖然簡陋的弓箭在戰場上殺敵顯得不夠格,但在平時狩獵時,卻能給予他們很大幫助。與此同時,張苞也為他提供了不少援助,但每次看到張苞,劉禪總會有些憂慮,並非擔憂他工作做得不好,而是為其今後的發展而憂慮。
張苞是個單純的武將之子,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但他的生活經驗豐富,身為張翼德的兒子,張家的教育方式一貫嚴厲,“棍棒之下出孝子”。張苞從小就沒少吃打,時不時被張飛丟進軍營或山溝,除了那一身好武藝外,生存技能也被鍛鍊得相當到位。
劉禪認為歷史上張苞連個官職都沒混上便早早去世,絕對與他父親當年對他過於嚴苛的教育有關。此刻,望著還算健壯的張苞,劉禪心中頗感憂慮。史書上並未記載張苞去世的具體時間和原因,只說他早逝。可在張家的嫡系後代中,其弟張紹無後,只有張苞留下一子張遵傳承香火。按照道理推斷,張苞應該是在二三十歲時離世的,就算他結婚很早,也有較早的性行為,那他生育子女時年齡也應該不算很小了……
首先得說,他弟弟張紹是個文官,而且劉禪跟張紹挺熟的,都知道張紹跟荊州一派的人整天攪和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是已經徹底打入那個圈子了。
至於張遵,在歷史記載中卻是名武將,他的武藝到底高不高暫且不論,但他確實有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儘管他最後沒能從敵營衝出來,僅僅是衝進去了而已,但這至少表明了兩件事情。
首先,有人傳授過他武藝,可這個人顯然沒把全套功夫教給他,因此張遵也就算是個半吊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