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玉米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禪耗費大半年時光,僅平定了一個越嶲郡,相較於史書上記載的諸葛亮南征之舉,其差距可謂甚巨。
昔年,諸葛亮在建興三年春領軍進發,親自踏入越嶲郡境內,隨後其門下督馬忠蕩平牂牁,李恢揮師攻略益州郡。
三路雄師併發,自春日啟程,待到秋收之際,便已凱旋歸來,其中南中三郡乃至腹地深處荒蕪之地皆已納入其版圖。
更兼諸葛亮順勢整編南中蠻夷,以威逼加之利誘,打造出一支威震天下的無當飛羽軍!
分化南中八大世家,遏制住李恢擴張之心,再次劃分南中三郡版圖。
雖說羅老先生稱南中自此無災無禍稍顯誇大,但南中地區的大股勢力確已被他清洗一遍,此言非虛。
相比於史上兩年後的諸葛亮南征之舉,劉禪無論是在時間耗費還是成效上,均相差頗多。
每逢此時,劉禪心中便會反思自身,深知自己尚有許多不足之處,萬不可沾沾自喜。
此刻已是春意盎然,劉禪選擇在這個春耕剛開始的時節離開越嶲,正是因為他的最終佈局已然成熟。
他在南中付出的一切努力,只為今日,只為這一場籌謀已久的策劃。
他誅殺高定,籠絡夷族,意在南中徹底楔入一枚釘子,使得南中局勢陷入動盪不安。
他安排張嶷屢次向雍闓示警,自導自演為雍闓帶來一次次震驚與危機,便是要使雍闓深信南中有一位法力通玄的人物存在。
接著他又誘使雍闓與朱褒聯手,並引導朱褒投效江東,令這兩位聯手打著江東的旗幟,主動攻打李恢坐鎮的南中大營。
此舉目的只有一個——聲望!
歷史上諸葛亮之所以放任南中亂局持續兩年之久,並非僅僅因為蜀漢兵力不足。
至關重要的一點在於,雍闓的背後立有江東的身影,其永昌太守之職乃是江東冊封,故雍闓必須死,然而絕不能由他們親手斬殺。
否則,江東便會藉此生隙,這也是在與簡雍詳談之後,他方才領悟的道理!
簡雍對於南中的深刻剖析,給予了劉禪極大的啟示,同時也助力劉禪將其計劃牢固確定下來。
如今表面上看似局勢與歷史上略有改善,但實際上並無太大變化,實則暗流湧動,乾坤未定……
五
劉禪昔日救黃權,奪得馬超之威,斬殺高定,招降鄂煥,雖僅是區域性兵戈之事,卻未撼動全域性。然而若此次計謀得逞,則足以挽回蜀漢頹勢於一時。
蜀漢後期勢力衰微,其根本緣由在於兵微將寡,荊州之戰與夷陵之戰更是將其國本傷透!
然而當下真的一絲轉機皆無嗎?
非也,劉禪深感尚存一線生機,那便是借曹丕伐吳之舉,震驚天下!
歷史記載,曹丕曾三度揮師伐吳,除首次外,其餘兩次伐吳實則是假借名義,收復青徐二州世家之地。但那次真正的征討吳國,即便曹丕並未打算一舉蕩平江東,亦決心令孫權俯首稱臣。
故此番行動,曹丕傾盡精銳出擊。然終歸未能如願,以敗績收場。最大收穫僅是曹休在東方憑藉天賜好運,消亡了江東孫氏的水軍,西線勉強持平,中央戰線慘敗,甚至損失了曹仁這名大將。
照理而言,孫權既已先後挫敗劉備、曹丕,當如同劉禪之父,那位已逝的漢昭烈帝劉玄德一般,順勢登基稱帝。畢竟最終他會稱帝,既然失去了禪讓的機會與漢室血脈的認可,即使得到蜀漢的支援,也無法名正言順。
孫權本當趁此大勝之勢登基,而非拖延至數年後,待曹丕去世方行此事。
此事史書並無記載原委,但卻流傳著一種非官方的說法:在孫權勝券在握之際,永安城中的劉玄德與宛城的魏王曹丕暗中聯手,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