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城市新生活 (第1/3頁)
胡普先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去京城的路上,沈熹微見到了很多厲害的工程。她來到泗水郡,這裡的水路四通八達,水上船販沿河叫賣,是沈熹微沒有見過的景色。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江南小鎮。
她來到一個茶館喝茶,周圍都是喝茶的路人,說著聽不懂的方言,看著遠處的風景,潺潺流過的河水,不遠處還有不知名的小花,欣賞這些風景整個人也放鬆起來。
“小二,這附近有什麼景色嗎?或者有趣的建築?”沈熹微決定好好放鬆,老是緊繃的話遲早會瘋的。況且來都來了,怎麼不去遊玩呢?
“我們這最有名的就是城外的寒靈寺,那裡的寺廟很靈的,而且山上景色優美,還有一尊嵌在山壁裡的佛像。”許是問的人多了,小二繪聲繪色描述著這裡的見聞。
沈熹微謝過小二,又來到市集逛,這裡的小吃很多,什麼豬雜牛雜,各種各樣的糕點,琳琅滿目,色香味一應俱全,沈熹微打算每樣都來一點嚐嚐鮮。
【我還以為這裡的人不會吃豬下水呢。】
【誰告訴你的呀,以前能吃的東西很少,豬身上的肉怎麼會放過。】
【我也很好奇這些植物的根莖不是有毒嗎?為什麼他們能發現這麼好吃的做法?】
【以前鬧饑荒的時候什麼都吃,草根樹皮樹葉都吃,吃著吃著就發現那些能吃,那些不能吃。】
【原來是這樣啊。】
【古時候大米的產量不多,大部分都是上貢給朝廷的,只有有錢人才能吃得起大米,老百姓想吃點好的,自然要從其他方面下手了。】
【有些時候,地主家都還吃不起大米,只有在過節過年的時候他們才會吃豬肉。】
【以前課本上有一句話: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你從小時候養蠶,五十歲的時候就能穿上絲織品,年輕時養豬,七十歲就能吃上豬肉了。】
【在物資不充足的情況下,人要想填飽肚子就要想盡辦法。】
【這裡的東西都好有特色,不像現在,都是商業一條街,不管去到哪裡都有的名字手串。】
【對呀,現在商業街來來回回賣的東西都差不多。】
沈熹微坐在路邊的一個地方一邊吃東西一邊休息,發現腳邊有一條長長的凹槽,然後還有一個類似排水的東西。
“這是排水的嗎?”沈熹微看著那個凹槽問。
一個在旁邊休息的大爺回答她:“這是排水的,我們這裡雨天多,要是不排水城裡就會被淹,之前的縣太爺就帶領大家修建了排水的,雨水順著這個凹槽往下流,一直流到城外的河裡,然後在用水車灌溉農田。要是遇上乾旱,裡面的水還能用來灌溉,也可以用來洗地。”
【原來古代就有排水系統了。】
【他們只是生活在古代,他們又不是傻。】
【古代幾百年前建立了水利工程,直到現在還能用,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沈熹微又注意到這的屋簷下都掛著一個類似小鏈子的東西,一排過去很是美觀。
“那這些又是什麼?是裝飾品嗎?”沈熹微指了指那些小鏈子。
“不是,那是雨簾,一到下雨,屋頂上的雨水就是從上面流下,起一個導水的作用,要是下雨了,一排的雨簾把雨水有節奏的斷開,淅淅瀝瀝的落在地面上,就像把雨水做成了一個簾子。然後落下的水就流進溝子了。”
【哇,我見過國外也有這樣的東西,原來是從我們這傳過去的。】
【好想看下雨後的樣子。】
【我們歷史悠久,什麼好玩的,稀罕的沒有,就怕有些人把我們的東西搶走了還硬說是他們的。】
【點名批評那兩個小國。】
【哈哈哈,嘲諷值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