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沙俄內亂時機,北上一戰定乾坤。 (第1/2頁)
恬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沙羅斯作為地處歐羅巴東部邊陲半亞州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盛行封建農奴制。
由於封建農奴制的阻礙,到本世紀中期,沙羅斯國的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緩慢,落後於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沙羅斯國農奴境況十分悲慘,暴動頻繁。
面對嚴重危機,十九世紀61年,皇帝亞歷山大二世不得不簽署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法令規定,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能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以得到一塊份地,但他們必須出錢贖買這塊份地。
此次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因為農奴制的廢除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使沙羅斯國發展成近代資本主義強國,但也為如今沙羅斯的滅亡埋下伏筆。
加上這次改革不夠徹底,保留了一部分封建殘餘。
對外戰爭的多次失敗,使得民眾對沙皇制度的不滿大增,在首都彼得格勒發生了大規模的民眾的反戰請願。
軍警擅自開槍鎮壓沙羅斯“農奴百姓”造成流血事件。
國際影響力逐漸的下降。
雖然後來農奴們成功的被鎮壓,然而卻嚴重撼動了沙皇的威權。
也使得沙羅斯改革迫在眉睫。
於是亞歷山大沙皇啟用心腹大臣進行改革,推行土地改革制度並嚴厲鎮壓農奴運動,儘管頗具成效,可惜仍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問題。
就在這個緊要關口,第一次歐羅巴大戰爆發,亞歷山大沙皇抵擋不住英法的誘惑,加入協約國陣營對德、奧宣戰。
但也是此次的宣戰和參戰,沙羅斯國徹底的走向深淵。
底層苦難不堪,上層藉著戰爭大發國難財。
就在沙皇欲要壓上壓箱底的本錢對德意志致命一擊時,國內再也忍受不了壓迫和戰爭帶來的苦難。
在奧匈帝國都還沒有破產前,沙羅斯的沙皇被國內農奴和工人,拉下了專制寶座。
三百多年的的沙羅斯專制統治被推翻。
當權者,果斷的退出了歐羅巴大戰,終結了和英法的協議合作,為此國內獲得了一致的呼聲。
可隨之而來的,漢帝國放棄對德意志的扶持,轉而加入協約國的事件,導致沙羅斯全體國民傻眼。
在召開的凡爾賽會議上,沙羅斯被這四個英法拒絕參加,也沒有完全撈到任何好處。
這個時候,下臺的沙皇,被保皇派勢力找準了時機。
“恢復沙皇陛下的統治,英法才能承認我們戰勝國的地位,不然不光是波蘭平原我們都要失去,就連烏克蘭也要被張左霖等人瓜分。”
因為剛剛傳來了,漢帝國不知道和英吉利達成了什麼協議,英吉利同意張左霖的漢州聯省國吞併烏克蘭。
但很快,就會明白什麼協議,因為英軍徵調的殖民軍,開赴奧斯曼帝國駐防,漢帝國的附屬國大金國撤軍。
與此同時,美洲地界上。
回過氣來的英吉利,開始重新審視美利堅這個小弟。
漢帝國已經給英吉利打了樣。
此時英吉利的特使,已經在美利堅國會內部了,而且同一時間,西部美利堅的幾個大州,分別吵著要脫離美利堅聯邦政府。
甚至已經開啟了公投。
南美作戰的美利堅軍隊,不得不選擇放緩進攻步伐,做好隨時回援國內的準備。
英吉利的海軍,被拖在了加勒比海幾國的戰爭中,英吉利也想脫離戰爭泥潭,因為他們要是在打就要徹底的傷筋動骨了。
受邀世界強國駐軍夏威夷。
唯獨排擠了沙羅斯。
不,此刻應該叫蘇羅斯聯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