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傑西非常健談
她帶有西方文化中特有的熱情和開朗。
在中國的修行這麼多年,耳濡目染,也增加一絲東方文化的內斂。
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讓她的身上,擁有了區別於任何單一的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獨特魅力。
傑西告訴我:“從武當山畢業之後,我也曾經想著回到家鄉,去從事中美文化交流的活動。”
我回到家鄉以後,也曾經到一些學校去教授中國武術,但是很多人學這種武術,只是為了學了一招半式,向別人去炫耀的。
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分不清什麼是武當武術,什麼是泰拳,什麼是截拳道,什麼是跆拳道,什麼是空手道等等。
在布魯克林的日子,因為沒有那種強烈的文化之根,我越來越開始懷念武當山的一切。
那種每天沉浸在和師父師兄弟們一起的感覺,是那麼的親切!
傑西說:“在我們的家鄉,分佈著大片的果園,而我的外公就是一個果園的農場主。
他還喜歡種植葡萄和蘋果,還喜歡平時自己做一些手工。
因為傳統的歐美式的生活習慣,這裡的人普遍喜歡不健康的飲食,比如說高糖高熱量的食物。
長期進食這樣的不健康的飲食,再加上人們缺乏運動,導致普遍肥胖和各種疾病重生。
所以說我想把中國這種健康的修行方式帶回國內,去幫人們緩解各種疾病,起到養生延年的目的。
我小的時候就對健康運動非常感興趣,比起賺錢,探索人的內心和大自然的奧秘,對我來說更讓人著迷。
所以說,我很小的時候都認識到,每個人的體質各不相同,這一方面是由於遺傳的因素,有些思想觀念是家庭和社會給予的。
還有就是生活所在地提供的這些,都是人生中所謂的“沒有選擇和自由的權利”。
只有對於瞭解我們自己的身心,然後自己控制自己身心的行為,才是我們自己所能把握的。
在中國的十多年的修行,讓我學會了什麼事情往內求,求助於人不如求助於己。
我現在也開始慢慢閱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等等》。
讀的越多,研究中醫越深,越來越感覺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並且我願意把它當做終身的愛好,去學習下去。
西醫就像一架永不停歇的機器,而中醫就像一個山水的園林。
東西方文化各有其妙,各有自己獨特的內涵,兩者應該相互學習,而不應該是單純的對抗對立的。
我聽完傑西所說的話。對她所說的表示認同。
真沒有想到。中國文化現在已經深入了她的骨髓裡面。
我比較好奇的問傑西:“這麼些年,你在國內外就沒有談過男朋友嗎?”
傑西不好意思回答道:“其實我在美國的時候,我的很多的同齡人,要麼去上大學,要麼去參軍,要麼去全球旅行。”
我覺得那些都不太適合自己,感覺很多都是要麼主動被別人控制,要麼被被別人控制。
而我喜歡的是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把它培養成一種自律,可以保持一生的習慣。
比如說,我的有一些去當兵的朋友,還有一些去上大學的朋友,他們現在回想起來,他們那個時期的人生經歷,很多人抑鬱了。
有的患上了戰爭的創傷,還有的失去了最親密的摯愛,總之都是不快樂的。
我想這些都是我親眼見到過的,他們既然那樣不快樂,我就不能這樣重新走他們的老路。
於是我還是決定遵從自己的內心,回到那片屬於我自己的聖地—武當山。
所以說,我在美國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