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暗度陳倉 (第1/2頁)
上官雪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榮知呂布軍暫退。
內心不免憂慮,乃知安寧不可久享。
於是夜召謀士李儒,密議於幽室之中。
李儒上前進言曰:“呂布雖然疑忌將領,部下不安,然其勢力尚存,切不可小覷。宜施暗度陳倉之計,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道榮聞言,心生欣悅,遂問:“何以行此計?”
李儒答曰:“可密造軍資,暗中運至邊陲,假作攻擊要害,實則以此引呂布主力遠離,我軍乘虛而入,直取其病腹。”
道榮聞策甚佳,頷首曰:“妙計也!”
遂命速備行事。
不延時日。
道榮召見趙元,密令其選精銳騎兵五百,夜間潛練,以備不時之需。
趙元領命,悉心籌備,一切俱備,嚴密至極,不露風聲。
道榮同時令馮二暗中結交呂布境內不滿豪族,圖其內應。
呂布雖有猜疑,未能洞察此計。道榮與李儒夜謀,詳細布置,如臨大敵。
軍資備至,密不發聲,星夜兼程,一切俱就緒,等待風聲鶴唳之時。
道榮此舉,既是攻守兼備,又能內外結合,真乃治軍之道也。
道榮命馮二率領精兵,行至呂布西塞,星夜兼程,至於敵境。
馮二屏息凝神,密令將士,分兵兩路,一路伏於林中,一路則徑往邊寨,放火為號。
烈火一起,黑夜如晝,轟動四野。
呂布在遠方接得急報,面色驟變,召集諸將,急議對策。
一將進曰:“馮二兵少,意圖必在引我等出兵,中道榮之計也。”
呂布聞言,眉頭緊蹙,久之,曰:“雖知是計,然不敢不救。速調精兵,我親自統領,務必速戰速決,切莫令敵得逞。”
於是,呂布率主力急行軍,直往西塞。
馮二見狀,遣使速報道榮。
道榮聞之,面露喜色,即刻密令趙元:“時機已到,可速進兵,直取東部要塞。”
趙元率領主力,如風如電,藉助新式輕甲及絕良馬術,夜襲東塞。
行至半途,趙元召集眾將,低聲諭令曰:“分兵兩路,吾親率正面攻其大門,爾等則繞至後門,悄無聲息,以待豪族內應。內外夾攻,此塞必破。”
趙元軍至東塞,天色尚暗,首先一路兵發難於正門,箭如雨下,攻勢浩大。
而另一路則輕兵潛移,密至後門。
城中守軍,因呂布調走主力,僅存老弱,一時慌亂,不知所措。
此時,城內豪族果有應者,見烽火起,知趙元兵至,遂開城門,迎趙元入。
趙元兵分兩路,與豪族合力,破敵於無形。
城門洞開,趙元大軍湧入,頃刻間,東塞落於道榮之手。
道榮坐鎮中軍,聞報大悅,即令四處傳捷,同時密令繼續加強監視,防備呂布反撲之可能。
道榮得報東塞已破,面露喜色,即召集公佈捷訊,激勵眾人之心。
曰:“呂布雖勇,但計略未精,吾等乘其不備,攻其必救,方能大獲全勝。今日之勝,正是始於計略,終於用兵。此後尚需謀定而後動,方不負今日之努力。”
眾將聞言,皆拜稱臣。
道榮繼而出令,命軍中精兵繼續加強新得之地的防守,一面派遣使者四出,宣揚大勝之事。
一方面令謀士密謀後續之策,穩固已得之利。
呂布師回,方知東塞已失,大驚失色。
急召其下諸將,詢其敗因。一將答曰:“主力被引至西塞,東塞守軍力單,未能抵抗趙元突襲。”
呂布聞之,怒氣填胸,拍案而起,怒斥:“吾屢戰屢敗,皆因未能預見敵人之計!此番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