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水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莉比妹妹們年長一些,也更加懂事。但即便是這樣,當她感到睏倦和疲憊時,也會不可避免地陷入夢境。在夢中,林成傑的影子總是不斷浮現。他拉著她的手,一起漫步在村莊的小道上,兩人的歡聲笑語迴盪在整個村莊。還有一次,林成傑抱著她,輕輕地給她撓癢癢,她癢得哈哈大笑,聲音響徹整個村莊。於是她會在夢裡大聲叫出來:“爸爸,爸爸……”
然而,每當林莉從夢中驚醒,她總是淚流滿面。這時,蕭音樺會緊緊地摟著她,跑到外面的房間。在那裡,林莉可以盡情地哭泣,釋放內心的痛苦。蕭音樺只是默默地陪伴著她,輕聲安慰她,讓她小聲點,以免吵醒了妹妹們。
林莉就是帶著這樣的感情去刺繡的。她將自己對父親的思念和眷戀,化作每一針每一線,融入到刺繡作品中。她用細膩的針法,勾勒出父親的輪廓,描繪出他溫柔的笑容。每一朵繡花都栩栩如生,彷彿林成傑就在眼前,對著她微笑,給她鼓勵和支援。
正是因為內心深處的情感,林莉的刺繡作品才顯得格外逼真。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她的精心雕琢,每一針都凝聚著她的思念之情。人們在欣賞她的作品時,不僅能夠感受到她的手藝精湛,更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情厚意。
蕭音樺有時候也真想逃走,特別是在孩子們喊餓而自己又拿不出東西的時候。她呆呆地站在那裡,看著孩子們瘦弱的臉龐和乾裂的嘴唇,心中充滿了無助和無奈。孩子們的肚子餓得咕嚕咕嚕響,他們眼巴巴地看著別人手中的食物,眼神中充滿了渴望和羨慕。蕭音樺知道,他們也想吃,他們也想填飽肚子,但是,她沒有錢,沒有食物,她什麼也做不了。
她教育孩子們不要去乞求別人同情,在別人吃東西的時候站遠一點。孩子們都很懂事,他們沒有哭,沒有鬧,只是默默地忍受著飢餓的煎熬。他們知道,媽媽也很無奈,媽媽也很辛苦,他們不想給媽媽添麻煩。蕭音樺看著孩子們的樣子,心中充滿了愧疚和自責。她恨自己無能,恨自己不能給孩子們一個好的生活。她也想逃走……
但是,她又不能逃走。她知道,孩子們需要她,需要她的照顧和關愛。如果她走了,孩子們該怎麼辦呢?他們會不會被人欺負?會不會餓死?蕭音樺不敢想下去,她只能默默地忍受著內心的痛苦和煎熬,繼續為孩子們奮鬥,為孩子們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
有一回,林囡又餓壞了。她看著鄰居小孩手中的生番薯,眼睛都發直了,忘記了母親的交待,呆愣愣地不知道走開。蕭音樺看到這一幕,氣不打一處來,孩子怎麼能那麼沒有骨氣呢?於是她一把抱起林囡,把她帶回家關進了房間裡。林囡在裡面又哭又鬧,眼淚都流乾了,最後終於累得一點力氣也沒有,躺在地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