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有些可惜 (第1/2頁)
命運眷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知熠團隊的戰績在任何一所學校看來,完全足以放在官網上大肆宣揚。
李校長急急忙忙打算登上《Nature》官網,不過大概不需要了,因為華國官方媒體直接公佈了新聞。
【恭喜林知熠院士帶領兩大課題組一天四登世界頂級期刊《Nature》!其中一篇封登,另外還有四篇大子刊!】
當看到這一幕,李校長才終於確信,天哪,怪不得上頭給林教授的經費撥是最快的、最多的,這回報率真高。
算算她進入清大任教以來,僅短短一年時間,足以拿出兩項實績,這下連校長都羨慕她的學生了。
——一共八篇SCI論文一區,太牛了,今年12月我一定要報考林知熠的研究生
——沒讀過書,SCI一區是什麼意思?求科普
——SCI就是科學引文索引,根據SCI資料庫中的影響因子劃分為一區、二區、三區;其中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期刊被劃分為一區,所以影響因子為64.8的《自然》就是頂級期刊
——所以這一週《自然》期刊上面的內容全部都是林知熠和她學生的文章咯?
——我覺得你們的重點是不是搞錯了,主要是她的研究居然證明了白洞,還有量子通訊
——白哲聖、盧翰採居然發表了兩篇《自然》正刊,完全達到了大學教授的水平,這就是林知熠的實力嗎?
——你們都誇林知熠的實力,我就想誇她的人品真好,居然對弟子這麼好,還給他們一作,如果是某些導師,願意讓學生掛個名都稱得上不錯的了
全息裡一眾網友又被林知熠震了一下,關於她的討論沒停過,當然更多的是同樣開始討論她的學生。
當天,清大立刻將這樣的喜訊發表到官網上,要說詞條一定是加上了‘清大’字首。
這種做法京城一中一樣採取了,區別在於他們換上了‘一中優秀校友’詞條。
這種頂級期刊可以說是評選諾貝爾獎、競選院士、展示大學研究實力的重要依據。
當然,網上熱議的時候,離林知熠更近的清大學子更是不能平復心情。
不過他們關注的側重點放在林知熠六位學生身上,雖然現在不能像以前那些年,只靠一篇頂刊就可以評院士。
但以白哲聖他們的年齡,別說他們還是一作,完全可以在各大學校的博士圈裡橫著走。
不僅能橫著走、還能豎著走、倒立走、躺著走、遊著走......實現走的自由。
“羨慕死了,今年林教授收人嗎?我一定要報考她名下。”說話的人是大四學生,此刻將新聞投放在半空中激動地刷著。
旁邊是一個書院的研究生師姐,同樣點頭,“考到她的名下,基本上以後在科研圈不愁了,如果能力都強,甚至可以繼承她的衣缽。”
只一句話,院士的學生容易出院士。
就連發表《Nature》也一樣,個人科研能力的上限其實更多取決於導師的上限,還有所在課題組的上限。
如果不是因為幾人的導師林知熠是行業內頂級大佬,同時他們課題組資源經費充足,幾百上千萬夠夠的,否則任憑他們幾人能力再強也很難發表。
發表頂刊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能發表Nature的其實已經進入到圈子裡面,要知道有些大學甚至沒有一篇頂刊。
如果沒有一個有過發表經驗的人帶著的話,99.9999%的機率是不會中,只能說林知熠的實力強到即便她也是第一次發表,但依舊能中,而且是同時全中。
頓了頓,旁邊的師姐難掩羨意,“她的學生只要博士一畢業,在一些985學校甚至可以直接評為教授職稱,自己成立課題組了。”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