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來土豆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皇子的喪禮剛過,涼州的軍報再次被送到朝堂——涼州節節戰敗,金溪關不但未奪回,被韃靼繼續佔有不說,周邊的縣郡也開始被陸續襲擊搶奪。
道明帝在朝會上發了一通火,怒斥道:“飯桶一樣,要他何用!”
罵的正是涼州鎮守的現任大將軍——居金。
滿朝文武大臣期期艾艾,不敢接這個話茬兒。
誰也沒想到,這涼州一戰,竟然打的如此艱難!
畢竟老慶陽侯生前,駐守此地幾十多年,涼州就如鐵桶一般結實。
別說這種大規模的衝突敗仗,就是軍需軍費,都沒讓陛下和朝廷犯過難。老侯爺一人可抵幾人用,能自個解決的問題從未向朝廷討要過。
眼下居金不僅打敗仗,奏報中話裡話外說的都是,糧草、兵馬、兵器、棉衣、銀錢......朝廷六部也是儘量配合著涼州所需,然而還是敗仗一場場。
兩下一對比,誰高誰低,太過顯然。
近幾日,道明帝感覺身體有些乏力,好在上朝前剛服用了一顆神元大丹補了些精氣神。
望著下面站著的兩排臣工,一個個鵪鶉似得聳著肩膀。道明帝猛地一拍御前長案,嗓門提高了些訓斥道:“怎麼都不說話了?!往日不是很能說嗎?”
眾人齊齊跪下,口中齊呼:“陛下息怒,臣/兒臣罪該萬死。”
右相低著頭屏氣凝神,心中盤算該如何與居金撇清關係。思慮一圈,忽然發現二人常有書信來往,即便中間停了一段日子,然四皇子這事,居金也有暗中助力的。
也就是說,不好撇清,雙方手中都有對方的親筆書信。既然無法撇清,剩下就只有兩條路:要麼支援陛下換大將軍,要麼韃靼願意此刻停戰。
他悄悄使了個眼色。
兵部今年新晉的李侍郎,硬著頭皮走上前啟奏道:“韃靼乃遊牧民族,不擅種植存糧,無長久的後勤物資補給,是以並不適合長久戰。臣覺得不若換熟悉涼州的將軍,前去。”
此言一出,馬上引來幾位臣子的附和。
然之前隨四皇子一同前去的趙老將軍,戰報說亦落個身負重傷,性命恐也堪憂。
看來,涼州可不是一個富貴溫柔鄉,而是龍潭虎穴。朝堂之上的幾位武將,一時躊躇起來,誰也沒敢毛遂自薦。
而地方上的將領,那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許多還是世襲領兵。
正在這時,八百里加急文書再次送來,高義公公上前躬身舉著,呈給道明帝看。
原來韃靼首領——赫野,也知攻下城池容易,但守城對於韃靼卻是難事。再打下去,對於韃靼而言,不過再多殺一些百姓,多搶奪一些物資。
然,赫野盤算,不如趁著己方勝利,佔據著主導優勢,和洛國言和,談判一番得到一些賠償更為划算。
道明帝看完奏報,將卷軸往案上一丟,臉上晦暗不明。
大臣一時猜不透他的心思。
“韃靼要與我洛國議和,要求公主和親,並且賠償他們白銀五十萬兩、糧食八千擔還有布匹、馬匹等。”
道明帝耷拉著眼皮,一字一句說的緩慢。
大殿上,群臣譁然。
從前朝開始至今,約有三百多年,中原再無公主和親去蠻夷之地。
一聽這麼說,有些大臣已吵吵嚷嚷持反對意見。
“怎可議和,咱們洛國良將眾多,定能將韃靼打回老家。”
“公主和親,那我洛國兒郎的臉往哪擱?!”
“就是,竟然還讓咱們賠償銀錢、物質,想的倒是很美!”
“末將不才,願誓死前往涼州抗擊韃靼!”
“臣雖是文官,然邊關烽火未曾歇,何來心思嫁公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