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第1/3頁)
顧盼為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幼的劉秀回到屋內規規矩矩地給嬸母行禮說道:“嬸母安康,可有事需要秀幫忙。”他也看得出來,外面的天幕並沒有對嬸母造成什麼影響。嬸母面無懼色,和平素沒有任何不一樣。
劉秀的嬸母正在屋內織布,劉伯姬正坐在她的身側看到劉秀過來,趕緊起身打了招呼:“三兄,我在和嬸母學織布,你也來了。”
劉家嬸母也停了手中的活計,溫柔的對劉秀說:“三郎來了,嬸母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只是你坐一會,嬸母有話和你說。”
劉秀應了一聲,便在嬸母旁邊席地而坐,待他坐下,嬸母又拿起紡錘繼續。
織布雖然只是婦人平常生活勞作中的一項,但是卻和耕種一樣是關係到民生的技藝。從周禮開始,就有王后帶領命婦祭祀先蠶的傳統,因此就算是貴族女子也不願意疏於這項技藝。
不過即便劉秀在家時也經常觀摩母親織布,可仍然每次觀看婦人織布仍然會覺得震撼。麻布是用從苧麻中抽取的纖維再紡成絲線,再按照一套固定的方法將經緯線排布,用梭子穿梭其間。整個過程從絲線變成布帛,複雜又神奇。
但是劉秀看了一會便覺得麻煩,於是問:“嬸母想和秀說什麼?”
“三郎,你一直都是個聰慧的孩子,又穩重又懂事。”劉家嬸母一面繼續織布一面對他說,“你這個孩子或許是註定生來不凡的,只不過現在還需要耐心。嬸母不懂什麼大道理,不過三郎你看,織布需要抽絲,耕種需要等待秧苗長成。三郎想要做成什麼大事,首先也需要長大,在此之前璞玉尚未打磨,其中藏著的珍寶人們也難以看到不是嗎?”
劉秀剛才在叔父委婉的讓他回屋之時,他聽出了其中隱含的意思,就是覺得他年齡尚小加上妄議朝中事物。劉秀雖然不至於不滿但是還是有些不開心。
聽了嬸母的開解,他突然笑了:“多謝嬸母,秀明白了。”
然而就在劉秀準備退了出去的時候,忽然聽到天幕之人又一次叫了他的名字,那聲音好像有穿透力一般,即便他在屋裡也能聽得清清楚楚。
儘管在心裡早有預想可能只是同名同姓之人。但是此時劉秀心裡倏然升起了一種宿命般的悸動。
【這場起義其實算不上偶然,早在王莽下令改天下田地為王田,不允許私自買賣時,就引來了無數人的激烈反抗,劉氏宗親官僚和地方豪強都曾經舉兵反抗。而這些起義的導火索則大部分都是因為饑荒。】
【說到這,我們就順便講一講當時的天災人禍吧。】
隨著天幕之人的話,天幕上也隨之展現了對應的畫面。
天永遠是陰沉的,彷彿有下不完的雨,連綿不絕的雨,一下便是整天整夜。這是洪災。造成的最明顯的事情就是河水(黃河)氾濫。特別魏郡元城附近決口處向東,湍急的河水一直向東挺進,一共幾個郡,全都是受災的區域。
【新朝始建國三年,黃河決堤,然而對於這次的水災,王莽可能是覺得堵塞河道違反
了天意。所以不做處理,甚至不堵塞黃河決堤的缺口。黃河由此第二次重大改道,最終導致了近百年的河患。】
劉秀經過剛才的一件事,再也不出口多言。只是默默的記住了將來要發生的事情,黃河會有氾濫。如果有朝一日,他有能力一定會選擇良才及時治理黃河。
天幕陡然一變,與此地相反,另一處地方。
烈日炎炎,陽光炫目。顯然是很多天都沒有下雨了,田壟上的農人想辦法去井旁取水,然而剛打的井卻已經乾涸了,連自家的飲水都無法供給,更不要談澆灌秧苗了。天幕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晃十來天過去,卻沒有絲毫降雨的痕跡。
老人為了節省一口水,暈厥倒地,嗷嗷待哺的小孩子整日吵鬧。農人每天愁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