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餘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眼見陽織心情越發低沉,趕緊說:「等姐姐有空了,和你去騎馬!」陽織以前特別喜歡和別人比劍賽馬,她每次出去結交朋友,都要和她們比試一番。
出乎意料的,陽織聽到這話並沒有開心起來,眼神裡的光澤反而暗淡了。
「好,有空去。」她揚了揚嘴角,放在腿上的手撫緊了膝蓋。
要命,我竟忘了,陽織因為腿部和腰部的傷,別說騎馬,她連上馬都做不到——我竟忘了。
恍然大悟,有些侷促地說:「對不起,小織……我不是一個好姐姐。」
「怎麼會呢,我原來那麼任性,姐姐卻任由我欺負,沒有和我發過一次脾氣,」她扶著椅子把手慢慢站起來,認真的看著我說:「陽縷,你是個好姐姐。陽織這輩子有你這麼個姐姐,無比知足。」
眼梢有點潮濕,喃喃對她說:「瞎說什麼呢,突然這麼嚴肅的,一點也不像你。」
「是啊,一點不像我。」
師父做的事也不像他。他原本是流浪累了,才會在東山建起一個小洞府,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我連累了師父,讓他親手毀掉一切,再歸江湖。只不過這次,連我和陽織都不知道他去哪裡了。
信箋最後的最後只有六個字。
「四海為家,勿念。」
==
過了幾日,上朝的時候傳來一個千里奏摺。這奏摺是戴灣郡郡丞寫的,被監御史帶回京城。
摺子裡說,欽差大臣在戴灣郡開展的事情很不順利,推行的幾個政策接連都無法下達縣裡,請求聖上定奪。
欽差大臣自然是晏喜,我對她處理不好這件事情不感到意外。晏喜從入仕開始就一直在皇宮裡當值,連皇城的事都不怎麼管,更別說地方的事了。
地方其實比中央要繁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郡縣底下還有鄉、亭、裡。越小的行政範圍,瑣碎的事越多,戴灣郡鬧事最兇的那一塊是很偏僻的地方,與外界閉塞,許多人沒法和她們說道理。
話說回來,劉月盈為什麼要派晏喜去?抬起頭看她,她高高在上讓人看不清表情,自然也看不穿任何想法。
劉月盈很快發覺我在看她,在我目光轉移之前挺了挺後背。
「欽差在戴灣郡發布的政令竟然推行不下去,眾愛卿有何想法?」劉月盈語氣隨意地像是在聊天。
許維立即站出來說:「欽差代表的是陛下與朝廷,竟被戴灣郡的居民如此輕視,可見他們確實不把天子放在眼裡,之前砸毀朝廷工程也是包藏禍心。」
「話可不能這麼說,」中書侍中回了一句,「據臣所知,右相的故鄉就在戴灣郡呢,照您這麼說,右相也和那些不敬皇權的人是一起的了?」
……中書省的長官,不會說話還是閉嘴吧。
「陛下,沒這麼麻煩。臣帶一支軍隊過去,不聽話的就充軍,要是還不服,斬首示眾!看誰還敢不聽欽差大人的話!」南宮將軍手下的一個副將開口了。
文官們自然會這種動不動就打打殺殺的事情很反感,沒人應聲。
「右相。」劉月盈還是喊我了,「你如何看待此事?」
深吸一口氣,緩緩說:「微臣覺得,欽差大人處理不了這件事,是有原因的。朝廷前段時間之所以要在那裡建水利工程,是為了調和運河的線路,如若將來攻打南蠻,能做個接應。可是工部在規劃的時候,並不瞭解當地民情。」
工部尚書張儀轉頭看了我一眼,我知道對不住他,也只能繼續往下說:「那工程最重要的一段要建大壩,可地點正好抵在了當地居民的祠堂上。那祠堂據百姓說是他們當地大仙的居所,福澤延綿了數代人,護佑此地的水土人脈。現在竟然要動它,所以百姓們自然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