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第1/2頁)
醉魚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郗瑤聳聳肩,笑眯眯道,「嘿嘿才不會只有我一個呢,我拖阿爹查過,京城裡原來還有一位夫人,也善岐黃之術,尋個黃道吉日,我得親自上門去請!」
上輩子大多時間他都在邊疆,京城裡善岐黃之術的夫人,顧霄還真不太清楚,不過郗父給的訊息,想必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這回他可猜錯了!
這位夫人姓吳,夫君是禮部尚書鄭大人,鄭大人前幾年因病過世,其扶棺回鄉,今年三四月才回京。
吳夫人出身江寧吳氏,正經的書香世家,族內代代出大儒,先前世家書齋裡便有過吳氏大儒所注經義。
吳夫人自己也是飽讀詩書,有名的才女,連醫書也研習過。
對這等大家,郗瑤十二分的尊重,提前便派人送了拜帖,等了兩日,吳府回了信,卻是婉拒了。
逢春有些不高興道,「主子還忙著選拜禮呢!糾結來糾結去人家還不樂意咱們去!」
海棠推推她,「吳夫人三年沒回京了,才回來總是忙些。」
「怎麼就才回來了,這都幾個月了……」逢春嘀咕。
郗瑤看著這封拒絕信,說辭很官方,可人家本來就不認識她,即便拒絕了拜訪也正常,只是好不容易有個這麼合適的老師,郗瑤可不願輕易放棄,她提筆又寫了一封信。
接連兩回,那邊都婉拒了,第三回 總算是同意了拜訪。郗瑤帶著千挑萬選出來的拜禮登門了。
她曾經的學校就有一位女老師,德高望重,醫術高明,真正的國手大拿,老太太和郗爺爺一輩,兩人還認識,對郗瑤自然沒那麼客氣,別人的作業一百分,她的要求得是一百二十分。
老太太帶著一黑框眼鏡,說話時嘴邊帶笑,可涼涼地看她一眼,剛有些得意的她立馬被拽回了地上。
是以見這位據說才德兼備的吳夫人,郗瑤莫名有種見老師的既視感,在馬車上翻來覆去將早準備好的說辭又順了一遍。
吳府給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安靜,無論是守門的小廝管家還是帶路的丫鬟婆子,行動間衣角不亂,嘴邊笑容的弧度絲毫不變。
轉過照壁便至花廳,吳夫人正襟危坐,見人來,遠遠起身,等郗瑤到跟前,她已福了下去,「臣婦鄭吳氏給昭寧郡主請安!」
郗瑤忙將人扶起,笑盈盈福身道,「夫人安好!」
吳夫人側身避過,嚴肅道,「郡主不可,按品級,臣婦萬不敢受郡主的禮。」
郗瑤是正一品的郡主,吳夫人是正二品的夫人,從品級上說,卻是不該受禮,只是私下裡又不同,像徐夫人,她也是一品,按規矩,該像皇室一品行禮,可郗瑤每每徐姨徐姨叫著,她不也受了。
郗瑤只笑著,「夫人嚴重了,從祖母那一支來說,夫人還是我的長輩呢,小女給長輩行禮,天經地義。」
高門大戶聯姻錯綜複雜,像郗老夫人殷氏便與吳夫人婆婆同出一氏,乃同枝的堂姐妹。
吳夫人微微皺眉,沒再言語,只讓郗瑤就座。
兩人對坐,郗瑤這才有機會打量起她。
原以為吳夫人年歲頗長,其實她看著不過三四十的樣子,聽說她先前一直在為鄭大人守孝,只是如今已三年了,她還是一身素衣,只佩簡單的銀飾。
前朝提倡女子守節,朝廷還表彰過那些為亡夫守一輩子孝的「烈婦」「節婦」。可大燕倒沒這規矩,照建元帝的說法,「守個屁節,再守下去,下面人都打光棍得了!」
確實戰亂時流離失所,逃難中最先拋棄的往往便是女性,新朝初立,女性本就少,朝廷還等著人口恢復,提倡寡婦再嫁還差不多。
是以極少見吳夫人這樣,回鄉守孝三年,回京還是如此裝扮。三年守孝還能說是與鄭大人感情深厚,如今這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