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手一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三章名將楊鎬
一聽陸文昭這話,楊鎬頭搖得快要斷掉。
於少保、譚太保是何人?一個是于謙不必多說,譚太保乃是譚綸,是一位距今不遠的人物,楊鎬甚至還見過他。此人跟戚繼光並稱譚、戚,在時人評價中要勝過戚繼光。
因為這位並非武夫,人家是實打實進士出身,在臺州任職的時候因為倭寇入侵開始練兵打仗,多次作戰時身先士卒親冒矢石,據說砍人砍到手上血跡洗不掉的程度。
到了後來,譚綸出任薊遼總督時期跟戚繼光繼續合作,構築東北防線使邊地十六年再無入寇之事發生。
于謙、譚綸這兩位都是典型的文官帶兵打仗建立功勳,突出一個文武雙全。核心就在親歷軍陣身先士卒之上。陸文昭要楊鎬效仿兩人,其意不問自明,就是希望楊鎬親自統率大軍跟建虜作戰。
楊鎬經歷過後金拷打,這會兒算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更是明白後金早就不是當年吳下阿蒙,真要在前線跟他們打仗,風險極高不說,他楊鎬也不是這個料啊。
陸文昭如此要求也是無奈,他跟文搏兩人商議了一番,覺得楊鎬佈置紙面上並無問題。可實際操作起來肯定會出現協調統屬不一致的情況,光是騎兵主力的統帥李如楨和步卒這邊就不怎麼對付,秦良玉、戚金都跟他關係不佳,其餘總兵多多少少也有點瞧不上李如楨。
而李如楨在遼陽可不只是他自家人馬,遼地騎兵大多跟李家有故舊關係,甚至來援的葉赫部女真都是先拜訪了李如楨再來見楊鎬,至今也是在李如楨帳下聽令。
可見李家當年在遼地名聲何等驚人,至今餘威尤烈。
因此只有楊鎬出面才能壓制李如楨,其餘總兵面對李如楨還真是不夠看。
到時候沒有楊鎬坐鎮,李如楨要是臨敵怯戰,那步卒真是危險無比。
奈何楊鎬也說出自己苦衷,他直言道:“兩位如何不知我哪有領兵才能?紙上談兵還有幾分底氣,臨陣決斷那是要誤事的呀。再說我一個文官毫無武力,在戰場上還得分出人手保護我,一旦建虜以精騎強突我軍陣型朝我殺來,我若是慌亂之下逃竄豈不動搖軍心?使不得使不得呀。”
這時候一直不說話的文搏站了出來,“楊大人放心,你只消做個泥塑木偶在中軍壓陣,協調諸位總兵間的號令便成。至於安全我可以保障,到時候我護持在你身側,若有韃子不長眼睛,正好當場斬殺以振軍威!”
“再說了,此次出征有楊大人壓陣想必萬無一失,北拒韃虜勒石記功近在眼前。而親臨前線指揮和坐鎮瀋陽的意義截然不同,到底是諡文忠還是死文正就看這一哆嗦了。”陸文昭最後補上一句,徹底讓楊鎬動心了。
當文官的哪有不想留名青史?一聽陸文昭這話,楊鎬呼吸都急促了幾分。彷彿自己就是遼地的架海紫金梁,有他楊大人坐鎮,明軍擊敗建虜板上釘釘。
到時候真如他二人所言,此戰抵定遼東局勢,他上下運作一下趕緊死掉,一個美諡估計跑不掉。至於文忠還是文正,楊大人覺得都行,都行。
一轉眼他又趕緊搖頭,不能死啊,死了太虧了。直接乞骸骨回家享受晚年得了,教書育人博個美名終老鄉梓不也挺好?反正自己年紀大了,有如此功勞退休榮養理所當然,也不必引起聖上忌憚,等自己百年之後等著配享太廟就完事了。
總之楊鎬覺得優勢很大,不敢說一戰覆滅建虜,至少擊退建虜收復開原絕對沒問題,畢竟後金面對大明官軍肯定不想硬拼,至於後金退守開原,那是更不可能。
建虜本意就是劫掠人口財富,守著開原不是畫地為牢嗎?要說怕明軍追擊,楊鎬覺得建虜要是如此高看他們,這會兒就不會想著打下開原還來鐵嶺了。
“好!那老夫也聊發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