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凱之想定,便上前十九步,雙手抱起作揖,不卑不亢地道:「學生江寧生員陳凱之,見過大宗師。」
他的表現,可謂穩重到了極點,絲毫看不出什麼異常。
可是陳凱之還是留了破綻。
正規場合,拜謁大宗師,尤其是第一次拜見,按禮儀,是行十八步,陳凱之卻走了十九步。除此之外,讀書人行揖禮,是右手朝外,而左手蜷於右手掌心。
可陳凱之卻是左手朝外。
正經的場合,居然出現瞭如此錯誤,無心人可能不會發現,可是對於負責推行教化的提學都督來說,怎麼可能看不出呢?
這提學都督叫王進,曾是欽點的翰林,之後歷經宦海,最終調至陪都為提學都督,地位崇高,貴不可言,他笑吟吟地看著陳凱之,見了他的舉止,心裡便冒出許多念頭。
陳凱之風頭很勁,想不到竟是個眉清目秀的少年郎。
雖是年輕,卻很有氣度,行禮如儀,嗯……不錯。
嗯?步子錯了,連揖禮也有瑕疵?
看到這一幕,王進並沒有見怪,反而莞爾一笑。彷彿發現了這外表鎮定自若的少年人「小辮子」。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啊,表面上雖是不卑不亢,可見了老夫,還是有些激動,他已是秀才了,還是案首,《禮經》肯定是倒背如流的,怎麼會不知道禮儀呢?怕是因為心中惶恐,這才出了這些差錯。
王進這時候的感覺就是,彷彿他這眼睛,已經一眼洞察了陳凱之的內心,這個看上去氣度非凡的少年人,原來也有緊張的一面,看來……是老夫嚇著了他。
王進細微的心理變化之中,不但沒有一絲一毫責怪之心,反而對陳凱之興趣濃厚起來,這種小秘密,足以讓他自己腦補出陳凱之外表背後,那不為人知的心理。
王進捋須含笑道:「老夫久聞你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非同凡響。」
陳凱之聽到王進說久聞大名,心裡便鬆了下來,這是調侃的話,堂堂提學都督,相當於一省的教育廳廳長,會對某市高考狀元有太大的關注嗎?
可既然是調侃,反而說明王進此刻的心情還算不錯,對自己的印象尚可。
陳凱之便道:「學生慚愧得很。」
這自然是客套話。
王進便對左右的知府包虎以及提學副使張文和笑著道:「這是璞玉,精心雕琢,他日必是美玉。」
包虎性子直,其實這一趟來參加這飲鄉宴,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和其他的學官在一起,他是有些不自在的,可見了陳凱之來,卻是喜笑顏開,這陳凱之可是救了自己命的啊。
於是包虎便也笑道:「此子若蒙大人提攜,將來勢必非同凡響。」
言外之意,是希望王進將來能給陳凱之一點「方便」。
一旁的提學副使張文和只是佐貳官,卻不好表示什麼,只是面帶微笑。
聽了包虎的話,王進也不過一笑而已,並沒有太多的表示,只是對陳凱之道:「快請入席吧。」
陳凱之又行了禮,便尋了個空位坐下,那吾才師叔見提學問也不問自己,頓時覺得無趣,便乖乖和陳凱之同席。
在座的人,除了學官以及父母官,便都是本地的舉人,舉人和秀才完全是兩個檔次,一個幾乎可以擁有官身,是官員儲備的隊伍,既然是在家鄉,一個舉人的身份,也幾乎可以和地方上的縣令、縣丞平起平坐了,而秀才又名生員,說穿了,還屬於「學生」的行列。
所以大家對突然請來的這個秀才很奇怪,當然,也有一些本地的舉人是略知陳凱之這個人一二的,倒是對陳凱之頗為友好。
酒菜端上來,陳凱之便不由地覺得餓了,這種宴會,其實酒還不錯,至於菜嘛,則都是昨日就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