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第1/2頁)
劉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貝勒說:&ldo;關外各城,已成平地,只有區區寧遠,能成什麼事?我勸你不如獻出城池,降我大金,報你高官厚祿,否則我大軍一開戰,寧遠城將化為灰燼。&rdo;
袁崇煥厲聲說:&ldo;汝輩屢次興兵侵我邊界,狂妄至極,我奉天子命令,誓死守城,怎能向你們韃子投降?&rdo;隨後一聲令下:&ldo;開炮!&rdo;一炮下去,炸死數百敵軍。努爾哈赤忙下令收兵。回營後他說:&ldo;我看這袁蠻子不好惹呀!&rdo;
二十四日,努爾哈赤對北城發動了進攻,袁崇煥隨即還擊,箭如飛蝗射向後金軍,後金軍大隊人馬上了,袁崇煥率軍用巨石砸向敵軍,傳來了聲聲慘叫。此時後金軍發現,除頭頂挨炸外,他們的左側、右側甚至後方都有連綿不斷的炮火襲擊,可謂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高畫質晰度地挨炸。原因何在?寧遠城我沒有去過,所以引用曾親自去寧遠實地考察的當年明月的觀點,當年明月說:
一般城池是口字形,一方爬,一方不讓爬,比較厚道。更猛一點的設計是凹字形,敵軍進攻時,如進入凹口,就會受到左中右三個方向的攻擊,相當難受。這種設計常見於大城的內城,比如北京的午門,西安的甕城。或者是城內有點兵,沒法拉出去打,又不甘心捱打的也這麼修城,殺點敵人好過把癮……而寧遠城牆大致是個山字,也就是說在城牆外面伸出一道城樓,這樣有很多好處,比如敵人剛進入山字的兩個入口時就打他們的側翼,敵人完全進入後,就打他們的屁股。如果敵人還沒有進來,在城頭架炮,可以提前把他們送上天。此外這個設計還有個好處,敵人衝過來的時候,有這個玩意可以把敵人分流成兩截,分開打。
後金軍就是在如此難啃的城牆下仍前僕後繼,冒死不退,前鋒工兵鑿開高二丈的大洞三四處。袁崇煥在此危急關頭身先士卒,不幸被後金軍一枚箭鏃射傷,他咬牙拔出箭鏃,一看鮮血還是紅的,還好,不是毒箭。他撕下戰袍一角包紮傷口,繼續督戰,明軍備受鼓舞。
後金軍推著楯車前來進攻,什麼是楯車呢?楯車是一種木車,在厚木板前面裹上幾層厚牛皮,潑上水放火燒,由於木板和牛皮都很結實,明軍火器和弓箭無法穿透,所以在楯車後面推車的後金軍可以安然無恙地往前沖,此外楯車前面有堅硬的鐵器,一旦推到城下,就可以用來撞城門。
推楯車的是第一撥,後面是弓箭手,他們躲在楯車後面以斜45度向天上射箭,箭鏃呈拋物線的軌道往下落,如此就可以射中城上的明朝守軍。
第三撥是騎兵,等明軍被弓箭手射死不少人後,騎兵衝鋒,無數明軍就是這樣被擊敗的。
可是,這次後金楯車上的牛皮破了。原來,明軍從城頭的每一個石堞間推出一個又長又大的木櫃,這些大木櫃一半在堞內,一半探出城外,大櫃中伏有甲士,俯身射箭投石,投完了便將大木櫃拉進來,再裝矢石出去投擲。甲士在探出城外的大木櫃內,無疑可以增加城上守軍的向外延伸攻擊距離,那些躲在楯車後面的後金軍,離遠了依然不會捱打,但只要到了城下,就會被探出城牆的大木櫃中的甲士砸成肉泥。與此同時,寧遠城頭的紅夷大炮把無數後金軍隊、楯車、牛皮都炸上了天。
原來萬馬奔騰、刀來槍往的戰場被炸成了火海,後金鐵騎被燒焦的煳味四處飄散,馬匹禁不住炮聲的刺激,不住地嘶鳴,被炮彈打中的人血肉模糊,殘肢不時飛起來。馬肉味、牛皮味、被燒煳的人肉味、炮火硝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除非身臨其境,不然難以想像這究竟是什麼滋味。
仗打到這還不算完,更猛的還在後面,隨後袁崇煥命人用蘆花、棉被裝裹火藥,以&ldo;縛柴澆油,並摻火藥,用鐵繩系下燒之&rdo;,這種東西叫&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