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地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不是咋的,卑職都打聽清楚了,光是沛縣一地,上個月就賣出了十萬多斤好鐵,眼下生鐵金貴,已漲到了五錢銀子一斤,折算下來,就是三萬多兩,咱們辛辛苦苦的設卡收稅,抽頭刮地皮,到頭來卻連人家的一個零頭也趕不上,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啊...”
這段時間,鄭隆芳竟在琢磨來錢的路子了,原因無他,上次攻打鬱洲島,他可算是賠了個底掉,一分好處沒撈著不說,還摺進去兩千精銳家丁,那幾乎是他安身立命的全部本錢了,而且因為是私自行動,還不敢讓外人,特別是劉澤清知曉,只得拿出多年的積蓄,重新招募悍勇,湊齊了人數。
“哼,好處不能讓他一個人都佔了,不,應該說是好處不能讓他佔著,這麼大的一座金山,該有能者居之才是,而那王文明一沒靠山,二沒實力,正如三歲的幼童抱著一塊金磚在街上行走,就算咱們不動手,也遲早得便宜了別人。”
“正該如此,伯爺英明啊,想那劉文耀,不也是因為錢多,才能囂張至今,要不然,墳頭的蒿草恐怕都得一人多高了。”
提到劉文耀,劉澤清的臉色就是一沉,上次的衝突中,雖然最終也沒吃虧,得到了朝廷一方的補償,但到底是自己敗了,落在了下成,所以他胸中老憋著一股子氣。
至於落敗的原因,過後一琢磨,他也自然而然地歸結到了錢上,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劉文耀有錢,有從京師內庫中掏出來的海量錢財,當成糞土一樣不要命地潑灑,這才把流民中的悍勇之氣勾了出來,要不然怎麼敢和自己叫板,而且事後還得到了泗州高傑的力挺,不用說,肯定又是拿錢開的路。
“等拿下徐州的金山,再連他一塊收拾了...”
二人聊得興起,全然沒注意到有人在偷聽,剛才的那個夥計自房內退出來後,並沒有回到後廚,而是避開守衛士卒,躡手躡腳地鑽進了樓下正對的房間,拆開一塊鬆動的木板,將他們的談話,一字不落地聽進了耳中......
......
滿家硐位於濟寧州嘉祥縣的東南,因盛產磨石,故方圓二三百里的大小山頭上遍佈採石塘口,礦坑深洞能達千餘,且穴穴相連,形如蛛網,百姓也多以此為業,而現在,成了各路魯西抗清義軍的聚首之地。
為首的是自封擎天王的宮文彩,手握兩千餘壯健石工,人馬最盛,其餘還有徐家樓的沖天大王李文勝、韓家營的掃地大王宋二煙等十餘家,人手有多有少,不一而足,但總的下來,不會少於上萬之數,聲勢浩大。
至於抗清的理由,更是五花八門,說也說不完,但其中有一條卻出乎意料的一致,那就是抵制‘剃髮令’。
滿清五月初入主京師,隨即就頒佈了詔書,嚴令各州縣投誠的軍民官吏剃髮易服,之後更是攻下一州剃一州,攻下一縣剃一縣,如有違抗,定殺無赦,對於‘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孝之始也’的大明子民來說,此舉無異於天雷勾動地火,瞬間就激起了無數的反抗,而身處孔孟之鄉的魯西滿家硐,反抗則更為劇烈。
哪裡有反抗,哪裡就有鎮壓,多次調遣降兵降將討伐無果後,清廷終於動了真火,派出了能征善戰的肅親王豪格。
以前義軍們無往不利,全是依仗著對地形的熟悉,利用縱橫交錯的坑洞,神出鬼沒,打的對手是顧頭不顧腚,只能丟盔棄甲地抱頭鼠竄,而這次卻不一樣,碰上了自小就在戰場上長大的豪格。
他親率了四個正藍旗牛錄,驅使著無數新歸附的鎮兵、鄉兵、民壯步步為營,層層進剿,從不輕敵冒進,每推進一步,都要用土石把山洞全部堵塞,義軍們騰挪輾轉不利,只得硬拼,可臨時拼湊起來的他們,怎麼可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滿清精銳對手,最終在傷亡慘重的情況下,被逼到了幾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