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禾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時,祖父祖母穿得闆闆正正,已然一副老爺老夫人的架子。
安月一走進西屋門,大伯孃便安排安月去摘菜,洗菜,掃地。
雖說是平頭百姓,但成婚習俗還是極為講究。
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婚之前,男女不得相見。
只要雙方父母定下婚事,男方便要準備聘禮,女方準備嫁妝。
聘禮首先要準備兩隻雄壯的大公雞,代表著男方家家族興旺發達。
然後是兩隻肥兔子,則寓意著男方家知書達禮。
還有兩條豬腿,它代表著男方勤勞可靠。
再者就是兩斗大米,寓意為男方家中富足,新婚夫婦不愁吃喝。
此外,還要準備兩斤鹽,鹽象徵著男女雙方成婚後,兩個家庭要同氣連枝,相互扶持。
最後是二兩銀子,它是作為男方對女方的一份心意,也預示著新婚夫婦二人白頭偕老,幸福美滿。
備齊六禮,合稱聘禮。
如此一來,便是算得上風光嫁娶。
大伯,大伯孃前些日子一直忙著準備聘禮。
今日,他們早早就把提前準備好的聘禮拿出來,一一擺放在院子裡。
村裡來幫忙的村婦,都七手八腳的幫著把聘禮捆紮上紅紙。
婦人A捆綁大公雞時,問道:“安大嫂,這兩隻大公雞真雄氣十足,從哪兒弄來的?”
大伯孃張氏搓著草繩,笑盈盈回道:“是我孃家那邊的嬸兒家買的。”
婦人b手裡抓著另一隻公雞,接著說道:“看看,看看這大紅冠子,油亮脖子黃金腳,可是精神吶!”
婦人c正在捆兔子,也咧著嘴笑著道:“兩隻大公雞確實雄赳赳,這兩隻肥兔倒是極為溫順。”
婦人A轉頭對婦人c說道:“想來這新娘子也是溫柔體貼之人。”
大伯孃張氏大笑得眯起雙眼道:“那便承蒙幾位嬸兒的吉言吶!”
在這個時代,成婚就像開盲盒。
成婚前,全靠媒婆鼓吹。成婚後,才是彼此相識,相互瞭解脾性。
幾位婦人邊說邊笑的幫著忙,已然準備好一切聘禮。
開始排列隊形,抬上八抬大轎。
這時,天已大亮。
一行人準備出發——接親。
嗩吶響、鑼鼓喧天,安慶穿著一身嶄新的紅色喜服,在胸前佩戴著一朵大紅花,表情是肉眼可見的激動。
在他身後跟著媒婆,媒婆喜笑顏開的跟著張羅著忙前忙後。
媒婆身後,是一群挑著聘禮的人,他們排成整齊的隊伍,跟在新郎官安慶身後走著。
整個隊伍熱鬧非凡,喜氣洋洋,他們一路朝百里村的東邊大路走去。
路上引來了沿途的村民,他們都紛紛從家裡跑出來湊熱鬧。
大伯,大伯孃忙前忙後的奔跑著。
接親的去接親,其他人在家幫忙著做飯炒菜,燉肉。
院子裡滿地紅紙,安月拿著掃把在院子裡清掃。
她突然看見一道黑影,從院子大門口一閃而過。
安月朝圍牆根兒處一躲,又仔細一看,什麼也沒有。
安月心想,今日是安慶哥哥大婚之日,想來是人多,看花了眼。
這時,大伯孃又過來安排著道:“月月掃完院子後,抓緊去灶房後門洗菜。”
安月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做事,她雖有萬般不願,奈何答應了他們幫忙。
安月只好‘哦’聲答應著。
她隨後放好掃把,朝灶房後門走去。
灶房裡站著一群婦人,她們看著安月走過去。
其中一個婦人A疑惑道:“這姑娘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