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港島來的鑑定師 (第1/2頁)
三尺妖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對於港島過來的鑑定師,Kevin的解釋是他主要是來估價的。
因為銀行是外資銀行,所以它們對古董的估價更加的信賴港島的拍賣行。
而對內地的拍賣行不太信任,其實我真的能夠理解。
因為國內的這些拍賣行說句實話,太黑!
鑑定開始前,Kevin做了簡單的介紹。
主要是把三位鑑定專家或鑑定師介紹給我們。
林正卿看上去比我想象中的要年輕一些。
我原以為他是六十多歲的老頭,沒想到,他看上去也就五十左右。
這個年齡,無論是在藏古界,還是學術界,都屬於黃金時期。
很顯然,今天的鑑定以他為主。
不過他是金陵本地人,我們送檢方也是本地人。
所以,銀行專門從中海和港島請了專業鑑定師來。
其實我覺得並不是像蘇沫說的那樣,僅僅是走個過程,出個證書。
而是,故意為之,專門設計的三方鑑定。
我將三件古董一一放在了桌子上,排列的順序是:清乾隆粉彩天球瓶、戰國龍玉環、《秋林行車圖》。
三位鑑定師的鑑定順序是:金陵大學教授林正卿、中海古物鑑定中心一級鑑定師周正、港島佳福拍賣行首席鑑定師評估師麥威廉。
三位鑑定師鑑定古董並不是每人一件拿起來各看各的,而是一起一件一件看。
看完一件,定下結論,再看下一件。
林正卿先上手,他看完,然後交給周正,然後是麥威廉。
三個人看古董的時候都是不說話的,看完就給下一人。
三個人一起看完了,然後再一起說出各自的結論。
如果三人的結論一致為真品,那這件古董就透過,並標定為真品。
如果三個人中有任何一人的結論為贗品,那這件古董就不透過,但也不會標定為贗品,只是銀行不收而已。
說實話,這個評定標準還是很嚴格的。
萬一有人的水平較次,碰到有爭議的古董,那多半是沒機會透過了。
好在粉彩天球瓶和龍玉環都順利透過了鑑定。
實際上我對於這兩件古董並不太在意,選他們並不是為了抵押算錢,而是作為鑑定的開胃菜而已。
這兩件品相各方面都不錯,排在前面就是為了給三位鑑定師留下一個好印象。
不要一開始就搞一件品相差或者有爭議的古董,那就會引起鑑定師的戒心了。
先讓鑑定師放下戒心,然後再交出《秋林行車圖》。
《秋林行車圖》一開啟,林正卿不禁微微笑了一下。
“當代藝術品,這個不是我的專長。”
雖然字畫,尤其是現當代藝術品不是他的專長,但是鑑定古董的很多方法是相通的。
比如看古董最起碼的時間線有沒有問題,看有沒有明顯做舊的痕跡等等。
林正卿仔細從裝裱、紙張等方面看了看,也就三五分鐘,就將畫交給了周正。
周正看的要比林正卿仔細多了,時間也長很多,至少十分鐘。
但是我依然能看的出來,他還是從很傳統的鑑定字畫的一些維度去看這幅畫。
從周正的表情不難知道,他應該是沒有看出破綻的。
輪到麥威廉的時候,我發現這傢伙其實早就在盯著這幅畫了。
前面兩位鑑定師在鑑定的時候,他就已經在仔仔細細的看畫面了。
我覺得,這麥威廉似乎對這幅畫很感興趣。
我和蘇沫一直坐在旁邊看著,一言不發。
這裡多說兩句。
很多藏友拿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