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喚不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父是問興衰之事乎?”劉盈試探著問道。
劉邦呵呵道:“沒錯,就是興衰之事,你這個豎子一貫能言善辯,今天朕就要瞧瞧,你能說出什麼道理來?”
劉盈略微思忖,竟然道:“阿父,您想問的是哪一家的興衰?”
這下子吧劉邦弄得不會了,“哪一家?還有第二家嗎?”
劉盈點頭,“有!”
他環視周遭,目光劃過在場所有人,而後才緩緩道:“盈年幼,經歷的尚且有限。但我知道,在場諸位仲父,和阿父一樣,幾乎都經歷了秦始皇一統六合,又一起殺入關中,滅了秦國。這是第一家的興衰。項羽殺入關中,分封諸侯,號位西楚霸王。如今又被阿父消滅,身死國滅,這是第二家的興衰。”
劉盈輕咳一聲,“我以為以古鑑今,每一次的此興彼落,都會有無數的教訓可以汲取。如今阿父登上帝位,大漢初建,百廢待興。如何才能長治久安,怎麼做才能富國裕民,安定天下……這是我大漢君臣上下,急需討論清楚的一件事。”
劉盈緩緩道:“只有弄清楚了此事,知道了來龍去脈,才能制定適當的國策,才能恢復民生,興旺國家……總之,千頭萬緒,需要理出個頭緒才是。”
劉盈說完,再看在場的眾臣,尤其是文官這邊,各個眉頭緊皺,若有所思。
確實,他們都經歷了兩場興衰,一個是秦朝,一個是項羽……這兩場到底能給大傢伙什麼教訓,還真是值得思考……
“太子,始皇帝殘暴不仁,毀人社稷,濫用民力。又推行郡縣,無有宗室屏障,孤立無援,因此二世而亡,實在是咎由自取。”
說話的人正是叔孫通,他這番話,也幾乎代表了當下的主流觀點。
劉盈含笑點頭,“先生學問精深,你所說這些,我不敢駁斥……但我想問問先生,秦國就真的一無是處嗎?”
叔孫通一怔,“太子,您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秦國總是做對了一些事情吧!”劉盈道:“如果秦國做得都是錯的,那被秦國滅掉的六國算什麼?明君賢臣,精兵猛將,物阜民豐,為什麼是秦國滅了六國,而不是六國滅秦?”
劉盈感嘆道:“秦國最初只是個不起眼的邊陲小國,野蠻落後,四周蠻夷環伺。前幾任國君都是篳路藍縷,辛苦創業,出生入死,才打下來安身立命的土地。”
“隨後秦國國力日漸增強,不斷開疆拓土,攻佔東方諸國的土地,壯大國力,以至於橫掃六合,一統華夏。”
劉盈道:“我說這些,沒有吹捧秦國的意思。我師子房先生,和秦有滅國之仇,又曾經刺殺始皇帝。但我和師父聊天,他也說拋開國仇家恨,單看始皇帝,確實一代雄主。”
“秦國舉世皆敵的時候,一步步走向強大,併吞六國。而秦國一統天下,兵鋒強盛,放眼四海,無有敵人的時候,卻又迅速衰敗,二世而亡。”
“秦何以興,又何以亡?”
劉盈感嘆道:“這是兩道題,也是一道題。我以為應該窮盡天下才智之士,儘快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只有弄清楚了這個,才能更好治理大漢。不然,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重蹈覆轍!”
叔孫通一邊聽著,一邊思索,只是這道題實在是太大了。讓他指出秦朝的弊端,自然可以。但是讓他說秦國做對了什麼,還真需要一番功夫。
劉盈的問題,還真是角度刁鑽啊!
“太子,臣,臣也說不好。”
劉盈笑道:“說不好不要緊兒,這也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隨便泛泛而談,反而輕佻了。我以為誰能回答這個問題,誰就是新的學宗,諸子百家,誰能講清楚此事,誰就是當世顯學,治世的學問。”
咕嘟,叔孫通猛地嚥了口唾沫,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