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番外—張三的回憶(上) (第1/2頁)
阿珍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這輩子能夠子孫滿堂是難得的福氣,張三和老妻便有這樣的福氣。
古稀之年,被兒孫繞膝展顏歡笑的時候,剛懂事的小重孫兒舉著烤紅薯吃的滿嘴黑乎乎,嫩聲說道,“太爺爺小時候就能吃到這麼好吃的東西了嗎?”
老夫妻對視一眼,臉上的歡顏換成了悲傷。
“我們小時候,並沒有這東西,這是你爺爺小時候才有的東西。”
那個時候……
那個時候,是大豐福統三年。
在張三的記憶裡,大豐福統三年,非但沒有福氣,就連回憶都帶著苦澀與難熬。
初春是熱的,沒有一絲春雨落下。
田水澆了,過不了幾天就幹了,菜地因為不常澆水,長得也是蔫巴巴。
若不是背靠大山,而且山上似乎不缺水,家裡養的牲畜就沒有草料可吃。
懂天時的老農都坐在地頭悲嘆,這一季不成了。
張三和兄弟幾家想盡法子多賺點活錢,實在不行,還能用錢財抵稅。
往年山裡花兒開得好,許多城裡人都願意出錢買去看,可春日熱得早,百花競相綻放,這一處來錢的法子也沒了用。
也幸而有位胡老爺專來收野菜,山貨也不拘是去年的,給自家增加了一點收入。
夏日是滾燙的,不光沒有梅雨,日頭都更大更灼熱了些。
家裡小孩兒熱的受不住,總說天上不下雨,而是在下火。
出門太久,多半是要被抬著回來的。甚至抬人的也會中暑倒下。
人們被逼的改變了作息,只在晚上和清晨活動。
可是誰家也沒有那麼多燈燭火把,所以夜裡多半摸黑做事,趁著早起才能出門,日頭升起來不久後就要回家。
“日出而息,日落而作”,說起來是換了作息,但其實中午熱的人根本睡不著,只有夜裡日頭落下,才能勉強睡一覺,即便這樣也熱的人食慾全無,只想喝水。
人人都窩在家裡,脾氣都暴躁了幾分。
不光如此,田地被曬得開裂,即便清晨澆了水,用不了兩天就能蒸騰乾淨。
外面熱,屋子裡也熱,只能不停的去井裡打水降溫。
飯食也不能提前做好,早上的飯放到中午一定會餿。
大熱天還要燒火的感覺,誰幹誰知道。
正值壯年的人還好些,女人和小孩子有的都能熱的昏死過去。
如果沒有及時救治,天黑時就要下葬了。
來不及停靈,因為屍身已經開始發出臭味了。
每個村子都有了野墳地。
張三有時候想,老天爺不作為,這一季肯定是絕收了,希望下一茬好一些。
可聽到北方已經旱了二年的時候,總是覺得後背發涼。
去城裡時,一日比一日上漲的糧價也讓人們的氣息變得焦灼。
就算是這樣,老天也不放過老百姓。
蝗災來了。
鋪天蓋地的蟲潮飛撲而來,在人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吃空了一切。
當時張三被小兒子纏磨著要他去城裡買些冰。
可這小子哪知道,那些冰還沒出城就會化成水兒。
也是因為這個,他沒有出門。
似乎是忽然之間,就有人大喊,“蝗蟲來了!蝗神爺來了!”
他和妻子呆立當場。
等人聲喧譁起來的時候,才如夢初醒,搶著關門關窗。
妻子抱著孩子們瑟瑟發抖,那雨點一樣的聲音和窸窸窣窣的咀嚼聲,彷彿一根根尖銳的針,扎的心裡千瘡百孔,血流不止。
有一些蝗蟲咬破了窗紙進了屋,撲到了他的身上。
張三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