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溢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一二零九年,成吉思汗四年,成吉思汗四十八歲。 速不臺返回蒙古草原後,告訴成吉思汗說,在大蒙古國以西和西遼以東的中間有三個國家,乞爾吉思、畏兀兒、哈剌魯,這三個國家民少國弱,可以先行攻取。 成吉思汗問郭寶玉,你有沒有好的意見? 郭寶玉說,據臣所知,乞爾吉思、畏兀兒和哈剌魯都是西遼的藩屬國,臣建議,一是對這兩個國家以恩服和招撫為主,只要他們不反抗,可以不起刀兵,讓他們主動投靠我們,這樣西遼也沒有什麼好說的。第二不要殺死駐紮在這三個國家的官兵,並主動示好西遼,言明我們收集部眾和國土的目的是為了給下一步打金國打基礎,西遼和金國是世仇,我估計他們不會與我們為敵的。第三我們先打乞爾吉思吧,這個國家離我們近,離西遼遠,我們先打下來看看西遼有什麼反應,再做下一步打算。 於是成吉思汗開始集結兵馬、儲備糧草,準備進攻下一個目標,乞爾吉思。 乞爾吉思是原來唐朝突厥人的後裔,居住在蒙古草原西北方向的大草原。東與林木中接壤,南與大蒙古國接壤,西與西遼接壤,北邊也是一望無際的大森林。人口大約有十萬人,以放牧狩獵為生。最高統治者稱為亦剌勒。乞爾吉思雖然是西遼藩屬國,但距離西遼遙遠,西遼並無駐軍在乞爾吉思。 公元一二零九年開春不久,成吉思汗命令哈薩爾率領三萬人馬為前軍,自己率四萬人馬為中軍,別勒古臺率領三萬人馬為後軍,全軍共十萬人馬,浩浩蕩蕩向乞爾吉思進發。 蒙古騎兵以每天一百里的速度行軍,十日後即來到乞爾吉思邊境上。成吉思汗命令全軍就地休整,並派出一名名叫不忽剌的文官出使乞爾吉思,勸降亦剌勒。 不忽剌在十名名蒙古騎兵的陪護下,來到乞爾吉思王宮,拜見了亦剌勒先迪。不忽剌說,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前來收降乞爾吉思,如果乞爾吉思願意歸降大蒙古國,便封您為萬戶長,繼續掌管乞爾吉思,如若不然,十萬蒙古騎兵將踏平乞爾吉思,您也會身首異處。 先迪這幾年聽說了大蒙古國的不斷壯大,知道成吉思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蓋世英雄,也聽說了蒙古騎兵先後征服西夏、林木中的事情,反觀西遼,這麼多年一直在走下坡路。現在十萬蒙古騎兵又兵臨城下,而自己掌握的兵力最多一萬人,而且主要是步兵。所以先迪沒有多想,就選擇了投降大蒙古國。 蒙古騎兵在乞爾吉思休整了十天,成吉思汗見西遼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於是讓大軍補充了大量糧草後,又繼續進攻下一個目標畏兀兒。 畏兀兒,又稱西州回鶻。唐朝時期稱作回鶻人。回鶻人原是一個很小的部落,居於蒙古草原漠北,回鶻汗國時代,陸續遷居到天山以北和河西一帶。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畏兀兒也成為一個較大的汗國,國土疆域以吐魯番盆地為中心,西到巴爾喀什湖與西遼接壤,東到哈密,南越塔里木沙漠與吐蕃接壤,北達阿爾泰山。就國土面積而言,畏兀兒是一個很大的國家,但境內地形主要以沙漠戈壁為主,即便是首府哈剌,氣候也是非常炎熱,當地人稱火州,火州周圍的山被稱為“火焰山”。火州以外更是炎熱,不適合居住,所以全國人口不足十萬人,常備軍也只有一萬多人。雖然如此,但是畏兀兒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畏兀兒人喜歡經商,所以國家的經濟還是很發達,人民還是很富裕的,大蒙古國的大商稅官鎮海就是畏兀兒人。另外畏兀兒的文化也很發達,早就有了自己的文字,蒙古文字也是根據畏兀兒文字創造出來的,伊斯蘭教、佛教文化在畏兀兒也很興盛。 但是西遼建國後,見畏兀兒民少而國富,便使用武力征服了畏兀兒,把畏兀兒變成西遼的藩屬國,強迫畏兀兒每年給西遼繳納大量財物。西遼給畏兀兒派了一個專門徵收賦稅的官員,官名叫作“畏兀兒少監”,實際上相當於監國,地位在畏兀兒國君之上。每一任西遼少監來到畏兀兒,就在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殘酷壓迫,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使得畏兀兒人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