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何憔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果然,太師在蘇氏先王壽辰時與威尚辰私下見面的傳言在玉瑤迅速傳開,不僅南朝北朝在議論紛紛,還傳到了疊渺、故夏等國。只不過,這話傳到楚緋瀾耳朵裡的時候,卻繞了一個大彎。
沅珂叛軍與其他幾個部落還在負隅頑抗,千勝國內戰火綿延,劉司馬率領大軍圍困不攻,局勢再次陷入膠著。訊息不知如何傳到了千勝,沅珂叛軍又用“陛下陰毒,派心腹挑撥是非,殘害忠義之君,意圖牢牢掌控各國”之類的言辭寫了篇檄文,派人四處張貼。
這世上,從來是人心最易懂,也最難測,更最難拿捏。各國君主諸侯看了檄文後,果然心存芥蒂。
訊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到了楚緋瀾手上,並不知為何,訊息在既安城裡也盛傳起來。
此時齊承安和蘇陌玉一個在府中庭院,一個在深宮迴廊,一個得意大笑,一個平靜如水。
姜御史在朝中既不與齊承安等人親近,也與太師沒什麼深交,可以說是比較中立的,由他彈劾太師不說最合適,卻是蘇陌玉如今最好的選擇。在蘇陌玉的指使下,他果然在楚緋瀾面前彈劾了太師,一時間,太師的名望在朝中一落千丈。
太師沒想到自己兢兢業業、披心瀝膽、忠心不二幾十載,花了二十多年終於把懵懂無知的少主教導成一個合格、睿智、為國為民的帝王之後卻被世人如此詬病。在朝中與楊司徒一黨一番爭論後,本來好了的身子又被氣病了,臥病在床,連朝都上不了。
太師連忙派人找尋傳言出處,楚緋瀾也明白茲事體大,如果是有人暗中在操作,說明有人已經知道了威尚辰篡位和蘇啟煥之死的真相,這於他而言就是個隨時可能射中他的毒箭。同樣,他還暗中派了暗探去查散佈傳言的人,同時封查了《折玉歡》,命人找出撰寫這話本子的人。
只不過,太師與威尚辰密會的傳言是蘇陌玉讓在玉瑤南朝潛伏的死士傳的,那人是王兄留給他的,極聰明,手段隱蔽,不僅如此,在訊息傳到璇璣後,他便當機立斷立即自盡了,並把和自己有關的一切全部焚燬。楚緋瀾的人並找不到任何線索。
而不知為何,那撰寫話本子的人楚緋瀾也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既安城內,帝王腳下,卻毫無線索,那私賣這話本子的書店早蕭燼一步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讓蘇陌玉漸漸覺得齊承安的手段非同一般。
蘇陌玉知道那死士為不牽累他選擇自盡之後,傷心喟嘆了一場,他的最後一封信,只有寥寥數語:“為國盡義,為主盡忠,雖死不悔。只盼大仇得報,逆賊得除,玉瑤復河清海晏,百姓安居。”
信的末尾,死士還讓人殺了傳信的信鴿,謹慎至極。
一個死士都能為了家國不懼生死,捨生取義,那他堂堂王子,又有什麼不能捨棄的呢?又有什麼臉面為了那些不知真假的情情愛愛而遺忘仇恨呢?
太師與威尚辰密會一事加上沅珂叛軍的檄文,此事一定能在整個璇璣王朝掀起波瀾。雖叛軍的檄文不在他計劃之內,但卻推波助瀾,幫了他一把,誰都知道太師是當今陛下最信任的臣子,若玉瑤先王之死是太師所為,那麼就一定和陛下逃不了干係,他就不信楚緋瀾能置身事外!
他一定要把真相公之於眾,讓楚緋瀾、太師和威賊為天下人所唾罵詬病。楚緋瀾是帝王,他不會要他的命,但他的帝位也別想坐得那麼穩,那麼安心!至於太師和威尚辰,他們必須去九泉之下給他父王賠罪!
想到血腥絕望的那晚,蘇陌玉雙眼猩紅,恨意在胸中瘋狂滋長,他幾乎要把自己的拳頭捏碎,骨節咯咯作響,白了紅,紅了青。
五月已經入夏,天氣漸漸炎熱了起來,在日頭下待久一會兒便覺得燥熱不已,就連長風裡都帶著蒸騰的熱氣。雖是炎熱,人禽俱疲,倒是那些植物還枝繁葉茂,青翠欲滴得讓人忍不住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