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淺談農作物 (第1/2頁)
341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黃德彪看見了陸雲羿手指的方向,看到那裡正有著三個袋子。
黃德彪過去將三個袋子開啟,露出了裡面的水稻、玉米和大豆種子。
這三種子,黃德彪只認識水稻的種子,對玉米和大豆他並不知曉。
黃德彪分別將水稻、玉米和大豆種子各抓了一把放在桌子上。
在認真的看過了之後,指著玉米和大豆種子,看向了陸雲羿。
“東家,這是稻穀,那這兩種種子的作物是什麼?”
在大唐時期,是有大豆的存在。
不過這時候的大豆,和一千多年前經過人工培育的大豆,那基本可以說是兩個品相。
至於玉米,要到明朝的時候,才流傳到我中華大地。
“這個是玉米,這個叫大豆。”陸雲羿指了指玉米和大豆說道。
並稍微介紹了一下,玉米可以用來做糧食。
至於大豆,現在大唐基本上是用來做一些簡單的豆製品,比如豆腐之類的,還有便是豆油。
至於醬油之類的,要到宋朝才出現。
不過現在陸雲羿來了,醬油將會提前三百多年出現。
“東家,這兩種物種的產量和紅薯土豆比起來如何?”
黃德彪在稍微瞭解了玉米和土豆後,就對他們產量來了興趣。
去年的時候,在王德彪等人挖土豆和紅薯時,知道了產量後,激動得都暈了過去。
全村的人花了好幾天,才從那個興奮勁中恢復過來。
如果不是陸雲羿要讓他們保守這個秘密,想必現在紅薯和土豆的訊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唐。
“玉米和大豆的產量雖然達不到土豆和紅薯,不過產量也是相當的高。”
土豆在現代如果精心照料好的話,一畝地可以產出八千斤以上。
陸雲羿去年讓黃德彪他們實驗的時候,那收穫可是非常多,按照每畝的產量,可以達到六千多斤。
紅薯每畝的產量比土豆略微低了一點,去年收成的時候,陸雲羿計算了一下將近五千斤。
唐朝的糧食基本上是小麥、水稻和粟米。
一名中等旱田種植粟或者麥,畝產也就一百多斤,上等旱田可以到達兩百多斤。
在南方的水稻,高產田稍高的話可以到達三四百斤。
紅薯和土豆論產量,那是這些作物的祖宗。
“不過,這水稻的產量不知道在大唐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是正常的話,每畝水稻可以到達九石。”
陸雲羿購買的這水稻可是高產品種,每畝可以到產出一千斤。
按照大唐每石五十三公斤,那水稻畝產量可以到達九石。
但是,話雖然是這樣說。
這水稻可是根據現在的水質、天氣、土壤所培育出來的新品種。
不知道在一千多年前,是否還能有這麼高的產量,那就不得而知了。
黃德彪聽到水稻的產量有九石時,嘴角抽了抽,手稍微抖了一下。
除了這些就沒有其他的表情。
這要是放在以前,他絕對會被震驚的趴在地上。
在經過了土豆和紅薯的洗禮後,黃德彪已經算是見過世面了。
九石的作物,在紅薯四十幾石和土豆六十幾石面前那算是孫子了。
根本沒有必要那麼大驚小怪。
“九石,那也是高產啊!”黃德彪將水稻種子抓在手上,雙眸之中說不盡的欣喜。
陸雲羿左手抓起一把玉米種子,也就是曬乾的玉米粒。
右手抓起來一把大豆的種子,緩緩說道:
“這玉米一畝地如果不減產的話,也有十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