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院書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魔山四老為如何追上無影道人的四個徒弟發著愁,都指望秋老能有個計策。
秋老也不負眾望,笑著說他有一計,可擒四小孩。
夏老不服,嘲笑道:“我說三弟,你計謀再多,畢竟是人不是神,我算了,從三清山到廬山,怎麼也得有四、五百里路,那四個小娃娃大約走了一半路程,我們距他們,少說也得有二百多里路,你說我們能在他們到廬山之前追上他們吧?”
冬老說:“我們的戰馬,都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的千里馬,區區二百多里路,有三、四個時辰就到了。”
“話不能這麼講,”夏老說,“等我們趕了二百里路,那四個娃娃還不得到廬山了?除非我們的馬比他們快上一倍。”
春老打斷了他們的話:“二位,稍安勿躁,秋老說了,他有計策可擒四個小孩,不如聽聽秋老怎麼說?”
大家又把目光投向了秋老。
秋老微微一笑:“諸位,你們忘了諸葛亮有這麼一句名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夏老一臉疑惑:“什麼意思?難道我們用火攻不成?用火攻攻過去啊?”
秋老不慌不忙,對大家說:“諸位大概是忘了,咱們這個‘四象陣’最厲害的陣法是什麼?”
春老恍然大悟:“對啊!四象陣中有個挪移陣法,叫‘借風趕仙’!”
冬老不以為然:“這個我早就想到了,但是,這個陣法必須借五級以上的風力,你們看,現在風平浪靜的,哪有起風的意思?”
原來魔山四老的四象陣,可借五級以上風力飛起來,整個陣形就如同一片雲彩一樣,藉著風飛行,這樣,四象陣可瞬間漂移到另外一個地方。
當然,風只是個必要條件之一,還有一個條件就是,魔山四老的深厚功力,以及出神入化的四象陣。
真是江湖水深,各種怪招奇術都有。
秋老對冬老說:“所以要借東風,我觀天象,再有半個時辰,風起東南,風力至少是六級折大枝。”
“你真可謂當今諸葛,這風級夠,方向也對,我們追上那幾個娃娃,不在話下。”夏老感嘆道。
敢情唐代就有給風定級別的了:一級動葉,二級鳴條,三級搖枝,四級墜葉,五級折小枝,六級折大枝,七級折木,飛沙石,八級拔大樹及根。
秋老上曉天文下知地理,識陰陽,懂奇門,會八卦,足智多謀。看個天氣,那就是小事一樁。
這魔山四老邊趕路邊等著風來。
再說一刃小青仙何鳳芝和千里追風七齡童吳雨,走得可比魔山四老快。
如果按照目下這個速度,肯定要比魔山四老先追上無影道人的四個小徒弟,但是,他們可沒曾想到,魔山四老要使個“借風趕仙”。
花開數朵,單表一枝。話說無影道人的四個小徒弟,三個十六歲的少男,一個十二歲的少女,他們便是北洋書生祝雲、猛龍過江孟津龍、玉面觀音史文玄和青雲仙子楚夢雯。
這四位正騎著駿馬奔向廬山方向,估模著再有半天工夫就能到廬山了,大家恨不得馬上見到師父。
小哥兒幾個正趕著路,忽然天色暗了下來,陣陣涼風颳過。
祝雲一揮手,哥兒幾個便勒住了韁繩,停了下來。
“大哥,怎麼停下來了?”孟津龍問祝雲。
祝雲說:“你們看,陰天了,也起了風,大概要有場雨。”
孟津龍說:“我們的這些駿馬還怕雨不成?咱們還是趕路,快點兒見到師父為好。”
史文玄和楚夢雯也贊同孟津龍,都表示不懼風雨,想盡快見到師父。
楚夢雯說道:“大師哥你就別猶豫了,繼續趕路吧,不是有那麼句話嗎:‘空間佔滿、時間不斷;晝夜兼程、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