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星巴西(iii) (第1/2頁)
我也是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奧運會前的熱身賽,乃至第一場對紐西蘭的比賽,張冠都在嘗試團隊型踢法,儘量以簡練的傳切配合參與到球隊的進攻體系中去,讓個人成為團隊的螺絲釘和提速器。
團隊型踢法、簡練的風格,這是俱樂部各位大佬對他的建議,但這不代表他會因此忘記純粹依靠個人能力的突破型踢法。事實上單打獨鬥更適合臨時組建的國字號球隊,畢竟他們沒有足夠的磨合時間,更容易被靈活機動的單兵戰術找到突破口。
所以在王寅完成轉身前,張冠一邊觀察著球路,一邊判斷著防守壓力。身旁一個內維斯,後面是阿萊士和蒂亞戈·席爾瓦組成的中衛線。
好,這個空間正適合單幹!
張冠迎向皮球,看到身後的內維斯也緊追上來。內維斯喜歡在別人轉身時進行身體衝撞,對於這點張冠剛才已經吃過兩次虧了。
所以這次張冠沒有停球,而是在皮球來到自己胯下之時用腳後跟稍稍卸了一點力,同時把皮球順向肋部。然後腰部發力,帶動身體迅速轉身,身體與內維斯平行時,彎下腰繃緊核心,準備等待內維斯的衝撞。
果然,內維斯這次依樣畫葫蘆,橫向邁出一步用肩膀撞過來,準備把張冠擠出皮球的控制範圍。在他看來,剛才兩次對抗都能輕鬆獲勝,這次肯定也不例外。
但他失算了,兩人肩膀對撞之下對手不僅沒有被擠開,反而是自己被頂了一個趔趄。
張冠掃了一眼正在極力維持平衡的內維斯,心裡暗道:前兩次故意示弱,你還真當我不善對抗?好歹我也是歐冠淘汰賽的血雨腥風力走出來的好麼?更何況在俱樂部還進行過對抗方面的特訓!
大跨步的突破了內維斯,張冠朝著阿萊士的防區奔去。為什麼選擇阿萊士?因為他身材太高,看這體格轉身肯定不靈活。
阿萊士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他沒有盲目的撲上來,而是守住肋部的位置且戰且退,等待邊後衛的內收協防。
可邊後衛馬塞洛遲遲沒能過來協防——國奧的右邊後衛酆泰完成了後場的傳球后已經一路疾跑,像一輛小摩托一般直插馬塞洛的身後,這樣一來馬塞洛自然不敢怠慢,只能死死纏著酆泰。
當阿萊士退到大禁區角上時,張冠突然加快的步頻,拉近了跟阿萊士之間的距離。就在阿萊士有些猶豫是否應該順勢進行貼身對抗時,只見張冠上身左右搖晃之時右腳外側把球趟出,幾乎趟到了阿萊士的腳旁邊。
阿萊士大喜,心想果然你這廝步頻加快後觸球出現了失誤,正要伸腳把皮球破壞掉,可張冠趟球的腳沒有離開皮球,而是扭動腳腕把皮球扣向了另一側。
牛尾巴!
阿萊士一米九二的大體格應付高空球和身體對抗那是手到擒來,但面對真假結合的變向,他腳下頓時有些拌蒜,被張冠從身側竄了過去。
蒂亞戈·席爾瓦,看你的了!
實際上被後世球迷暱稱為蒂亞戈·席爾瓦的蒂亞戈·席爾瓦此時才24歲,雖然已經是巴西國內聯賽的最佳後衛但還沒登陸歐洲,還遠沒有進入巔峰期。他卡住位置橫向擴大著防守面積等待著張冠的下一步動作。
張冠接下來的動作很複雜又很簡單——說簡單是因為他沒有碰球;說複雜是因為他腳下連續做了兩個繞跨,上肢同步做著左右突破的假動作。
蒂亞戈·席爾瓦很被動,只能跟隨著張冠的推進而後退。當張冠看到蒂亞戈·席爾瓦在移動時左腿沒能及時退回時,果斷的在繞胯之後銜接了右腳橫向撥球內切。
對手哪隻腳在前面,就朝哪隻腳突,這是張冠從菲戈身上學來的突破竅門。不以速度見長的菲戈能在邊路突破如入無人之境,靠的就是這些十拿九穩的小技巧。
這次也不例外——更何況張冠還擁有著絕對速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