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犀無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28年,正月初九。
上海市文物局裡,針對“長江口四號”沉船的發掘工作,召開了三次會議。
為了這次會議,以王逸少、郭超仁為代表的考古隊成員、以鄒敏為代表的專家組,各自拿出手裡的資料資料,展開充分論證。
方案有三:其一,採用傳統的“解體打撈法”,將倒扣在江底的沉船拆解好,逐一取出水面拼裝;其二,像“南海一號”“長江口二號”一樣進行整體打撈;其三,採用“圍堰發掘”的方式,先抽乾圍堰裡的積水,再將水下考古變為陸地發掘。
王逸少、郭超仁的看法趨於一致,王逸少直接表態:“採用第二種方案,對‘長江口四號’進行整體打撈。”
郭超仁介面說:“因為已經有了兩個很成熟的先例。尤其是‘長江口二號’,它的水文環境,和‘長江口四號’是一樣的,可以提供參照系數。”
作為奮戰在考古一線的人員,王、郭二人的意見,不無道理。
匡有為不禁想起2022年的秋冬,那是人生當中為數不多的崢嶸歲月。
11月20日晚上,專為打撈“長江口二號”的“奮力”輪打撈船定錨在長江口橫沙水域,每個人都嚴陣以待,不敢有一絲懈怠。
21日清晨,“奮力”輪打撈船開始工作。
之所以選擇20日、21日工作,是因為這兩日天氣狀況極好,風速約在每秒2到4米,潮汐平穩。
在這樣的水文環境裡,船舶的位置較為穩定,以免在沉船的打撈過程中出現偏斜。
除了“奮力”輪打撈船,考古隊還“祭出法寶”,採用了世界首創的“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
一旦事成,便將是水下考古行業裡的又一項世界性的突破。打從2007年“南海一號”被整體打撈出水後,我國沒有再進行過古船整體打撈。
因為,有太多的技術難題亟待解決。
當年,因為洋流變化,“南海一號”沉船所在的水域,會在每年4月出現一個“清澈期”,這意味著如果進行水下原址保護髮掘,每年只能工作一個月。
這樣的進度未免太慢。在這種現實壓力下,考古隊聯合科學家開始“另闢蹊徑”,最終完成了“整體打撈”的壯舉。
和“南海一號”沉船的水文環境不同,“長江口二號”沉船沉沒於長江入海口,在這種江海交匯之處,大量的泥沙翻滾其間,造成了全域範圍內的渾水環境,能見度幾乎為零。
在世界範圍內,渾水環境都很難突破的瓶頸。唯有多學科跨界合作,聯合攻關,方能破局。
定下工作目標後,考古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起走上了合作研發之路。
此後,從物探工作到打撈工作,都湧現了很多新型裝備。且不說“渾水水域水下成像裝置”,“機器人水下考古裝備關鍵技術與應用”,單說“奮力”輪打撈船和“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就值得被載入史冊,傳為科研界的佳話。
“奮力”輪打撈船和“弧形梁非接觸文物整體遷移技術”,是配套使用的。
一早,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便組織科研團隊,為“長江口四號”量身定做一艘專屬打撈船。
在“奮力”輪船體的中部,有一個與“長江口二號”的尺寸相匹配的月池,長56米、寬20米,面積近1120平方米。在月池周圍,還有46臺液壓油缸水泵,每臺水泵都配有31根鋼絞線。
算下來,“奮力”輪的總承載,達到到1.2萬噸,說得上是巨輪了。
打造好“奮力”輪之後,上海市文物局,又聯手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對當時最先進的打撈工藝、技術路線、裝置製造進行研究,決定採用一種“非接觸打撈”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