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第1/2頁)
應洗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依據歷史,公元163年,專權橫行的「五侯」之一、權宦唐衡同樣想將養女嫁給傅公明,被傅氏拒絕後向荀家提起要求,荀彧的父親荀緄畏懼他的威勢,居然真的接受了這個請求,讓剛剛出生、尚在襁褓中的荀彧與唐衡養女定下婚約。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的唐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才四處為女兒尋找論嫁之人。當然,那位為所欲為、聲名狼藉的「唐兩墮」(時人稱謂),也有可能單純為了聲望,才讓養女與名士聯姻,這些都已不得而知了。畢竟在公元164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去世了。
而在阿楚的時間線裡,這件事卻延後了十五年,並且事情的主角變成了現在的十常侍之一,高望。
按理來說,這件事本是與阿楚無關的。畢竟無論是汝南傅氏,穎川荀氏,還是十常侍高望,都不應該與遠在琅琊的她有什麼聯絡。
阿楚雖出身高門大族,可自小生活在琅琊,連在不其侯國的族人家都不常去,終日與閒雲野鶴的叔父、閉門不出的祖母相伴,又是在古代不被抱有任何期望的女孩,細細算來,其實與地主之女沒有太大差別。
壞就壞在,她父母聲望太重、自己又卻有特異之處,在東武幾年,雖有叔父幫持,卻依然被一些人所注意到。
於是,傅公明在嚴詞拒絕完高望的請求後,當機立斷、毅然決然地——
向阿楚提親了。
只有八歲的阿楚:「……」喲呵,你挺厲害啊。
傅公明提親正是十日前的事情,叔父說,那時他剛剛收到父親來信,問阿楚想不想回雒陽,三天後又收到一封加急來信,也不談「想不想」了,只說令阿楚立刻回去,仔細商談這件事。
這也是諸葛玄匆忙帶著阿楚回東武的原因。事關阿楚終身大事,實在馬虎不得。
阿楚昨日剛回到徐州就被告知此事,簡直無話可說,差點沒有把閒置多年的修改器開啟,飛奔到豫州將傅公明暗殺。
她和兩位長輩嚴肅地表明瞭自己馬上啟程回雒陽的想法,同時也極其冷靜地向伏誠詢問了家人的態度。
顯然,無論是寵愛她的叔父,還是多年未見的父母,都極力反對這件婚事。
一來阿楚是伏家唯一的女兒,如今只有八歲,還是抱在懷裡也不為過的年齡,現在就提親,實在荒謬;二來……秦楚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來這事情逃不開政治關係。可她畢竟遠離父母已久,不知家中情況,憑藉叔父老師的隻言片語難以釐清,一時半會的確沒有辦法解決。
可是,僅僅家人反對還遠遠不夠,她不敢保證,如果這件事帶來的政治利益足夠大,伏完會不會依然反對。
她必須要回雒陽。
這件事並沒有瞞著院子裡的僕役。阿楚領回他們,到現在也不過幾個月,其中大部分人足夠聽話,卻未有必多忠心,對這件事並沒有表現出太大的反應。
阿妙是少有的對她極忠誠的人,以為她回雒陽,是要嫁給傅公明,因此才跪在床邊對她流淚。
阿楚領回秦妙的時候,曾經聽說過她家裡的情況:家裡三個都是女兒,她是第二個孩子。阿妙家裡窮困,父親不顧母親阻止,很早就將年幼的小妹賣了,想要換個兒子。母親憂思成疾,過了不久也去世了。
後來大姐又被父親賣給男人當媳婦,聽說那男人經常動手打人,日子過得很不好。父親終於攢夠了錢,這幾日已經在尋找賣兒子的人家。她實在無法忍受,恰好此時伏府又在招人手,於是就收拾了東西,想來碰碰運氣。
阿楚「八歲出嫁」的傳言,或許讓秦妙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女人的影子,她因此而哭泣。
阿楚此時已經很清醒了,她赤著腳從床上爬起來,也不管自己還未梳洗,張開雙臂抱住了秦妙。
「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