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點兒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是放到現代,這個話題非得在某熱搜榜上掛它十天半個月的才行。
不過,對於此事,宋青遠早和連提商議過計劃。
準確地說應該是宋青遠提出計劃,連提負責點頭同意。
比宋青遠後世坐在總裁辦公室裡簽字都來得輕快。
但不管如何,此事已經有了決議。
因此宋青遠現在心中不僅絲毫不慌,甚至還希望這個訊息最好能乘著北風傳遍漠北的每一寸土地,這樣才方便他後續計劃的開展。
把視線重新回到木匠坊。這幾日,宋青遠幾乎天天過來,不是忙著編寫教材,就是與工匠們商討曲轅犁的製作。
當初嚴格的選拔果然是有效果的,選出來的這批學生,即使算不上天資聰穎,但也能誇讚一句「一點就通」。
這才不過幾日,這些人就已經可以上手曲轅犁部件的製作了。
在發現不了曲轅犁的問題後,宋青遠便通知了木匠坊的工匠們,讓他們開始大批次的生產曲轅犁。
這一批的曲轅犁,宋青遠的計劃是全部免費租借該百姓們。
這樣做一來是考慮到農人的家庭條件,二來也是考慮到曲轅犁是第一次生產,若是出了什麼問題,讓百姓們買回去也是十分不負責的行為。
至於宋青遠的第一條顧慮更是沒有半點誇張。
就照漠北現在的農業水平,即使每年不收賦稅,這些百姓維持生計也是困難得很。要是遇上年限不好,連提更是免不了要開倉救濟他們。
而這也是漠北大量耕田荒廢的原因。
他們沒有牛羊牲畜,在地裡辛辛苦苦一年,還不如去做苦力賺的多,百姓們自然也就不願意去種田。
而百姓不去種田,種植技術就更不可能提高,種田的收益也就更差。
這簡直就是一個惡性迴圈。
現在宋青遠終於明白連提之前的話是什麼意思了。
就漠北現在這種情況,若是不對外徵戰,還真的是一點出路都沒有。
不過好在現在的一切都開始走向正軌了。
宋青遠看了一眼在工匠身邊忙碌的年輕人們,心中難得生出了一種豪邁與衝動。
像是第一次親自帶隊完成一個專案,奠定了公司未來十年的基業時。隨後他繼承了那個風雨飄搖的集團,面對一桌子的公司高層的那一刻,他終於清晰地認識到‐‐
他的野心、他的志向都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得以親手實現。
後來他的商業版圖逐漸發展壯大,公司也逐步走向穩定,他卻失去了當初那種不顧一切的衝勁。
他開始收起了鋒芒,成為了後來的那個波瀾不驚,悠閒自得的宋總。
但他在第一次坐上那個位置時的志向卻從來沒有變過。
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宋青遠或許對於凌駕於萬人之上、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沒有任何興趣,但他鍾情於那種開疆拓土的成就感。
不管時間如何變化,他一直是那個一往無前的宋總,一個難得仁慈、但富有野心的開拓者。
漠北的現狀有挑戰性,更讓宋青遠感覺到了那種久違的興奮‐‐
他做的事正在改變著百姓,在讓無數人獲益,甚至在緩慢而堅定地改變著這個時代。
他不是救世主,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但他所做的一切卻有可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光是想想,就讓人興奮得骨頭髮麻。
這才是宋青遠最後答應和連提離開的真正原因,這是他理想實現的地方。
他與百姓之間從來不是救贖與被救的關係。
如果沒有宋青遠,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