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達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125章 召見李舜臣
觀看朝鮮新軍操練完畢,眼下朝鮮國的底子張曉也大致掌握了。
提督府內,張曉與李如鬆開始了密聊。
“李提督,現在的朝鮮軍比我想象的還要弱。看起來是一支軍隊,其實只是一支剛剛拿起武器的農民,而且這武器著實也不怎麼樣。如果我能全權處理這支人馬,這兩萬人最多隻能留下兩千人作為戰兵,其他人作為輔兵怕也有不夠格的。看來朝鮮軍的精銳真的都被倭人基本打光了。”張曉感慨道。
“是啊。所以之前朝鮮君臣還催著我進兵,他們也不想想,我倒是想打,萬一一下子沒打贏,朝廷援軍又遲遲不到,那要如何收場。但凡朝鮮能派出一支像樣的軍隊作為後援,不說多,有兩萬就夠了,李某都敢去馬踏連營,一路從北往南打穿倭人的防線。只是李某身負三軍主帥的重任,沒有必勝把握,哪裡敢在異邦浪戰。張侍讀,說來還是多謝你的錦囊,要不我軍真的會在王京一帶陷入苦戰了。要是讓倭人僥倖勝了一場,他們士氣起來,後面的仗就難打了。”
“哦?什麼錦囊。”
“沒有錦囊,李某記錯了。謝謝張侍讀的提醒。”
“將軍這次還是衝動了,這功勞是要做出來的,更是要有人說出來了的。畢竟這次我們還是打著援助朝鮮的旗號來打仗的,跟朝鮮君臣鬧得這麼僵,鬧到陛下那裡去,陛下的面子也不好看。朝鮮之事涉及到朝貢和宗藩,這可是大明的祖宗之法,陛下也不能一直視而不見。”
“張侍讀的意思是,朝鮮已經把狀搞到陛下那裡去了?”李如松有些激動問道。
“我只是說一種假設,就算真有其事,這個事過去就過去了。說難聽一點,就憑朝鮮軍隊眼下的戰力,朝鮮王庭還要仰我軍鼻息。不過就是因為如此,我軍眼下也不能過分刺激朝鮮君臣。畢竟朝廷之上也是一直有和議的打算,要不然石尚書也不會派出沈惟敬作為使臣聯絡倭軍和談事宜了,朝鮮國也是怕被我們賣了。”
“文死諫武死戰,是戰是和那是由朝廷決定的事,朝廷與倭人的和議沒有達成,李某的鐵騎就一刻不敢停止向前。張侍讀,最近這些日子我軍雖然沒有大的動作,但是仗還是一直在打的,連番作戰下來,我軍傷亡也大,也沒地方補充兵員。要是再貿然猛攻,傷亡再大一些,就真的要沒有可戰之兵了。”
“李提督的困難張某是知道的,朝廷自然也是知道的。所以這一次我跟陛下建言,除了帶了一批火銃火炮,還帶了一些工匠,和一些善於營建計程車卒。倭人現在駐防那些易守難攻的要塞城池,能打就打,不能強攻的話也要擺出築室反耕的樣子。唯有如此,才能讓倭人看到我軍的決心。仗都打到這個份上,取巧已經很難了,只能是靠國力的比拼還有軍隊意志的比拼了。別看倭人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一旦把他們打怕了,他們就會乖乖的了。”
“是啊,李某也一直在找尋戰機,奈何倭人跟我軍野戰輸了幾場之後,如今堅壁不出,我軍火炮轟擊,作用也不算很大。這倭人歷經百年混戰,築城的技術還真是可以。”
“李提督,眼下我軍要選派部隊幫助朝鮮軍充實戰力,你看選派哪支部隊合適?”張曉問道。
“我的本部人馬不好隨意調動,京營這邊,麻總兵又新到,總要讓麻總兵熟悉一下再說。我之前想的,是想派建州部一千人還有吳老將軍的兵馬過去支援。不過如今朝鮮那邊不想讓女真兵跟他們配合,吳老將軍上次攻打平壤之後重傷了之後又有了暗疾。”
“吳老將軍身上有了暗疾?宴席之上我也見到吳老將軍了,沒有看出來啊。”
“吳老將軍還去宴席了?那估計也是硬撐著吧。不過吳老將軍雖然受傷,他的部隊傷亡也大,但是再補充一些兵員軍械,部隊的戰力還是有